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检验人,这点不注意可能会引来医疗纠纷

面气灵 2019-7-25 11:00 AM 1284人围观 杂谈


笔者在上网时,无意中看到一则法律咨询。



尽管只是短短一句话,却让笔者背后冒出冷汗。很显然,这个患者去医院抽了血做检查,但是在检验报告中发现血型报告和之前的对不上。


这里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可能之前了解的血型并不对,这点笔者也有亲身经历,所以能理解;而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留言中说的,检验科将患者的血型打错了。而明显,后者的可能性会更大点。


尽管不知道后续的事情如何,但估计这场医疗纠纷是少不了的。


可能有人觉得,只是血型搞错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是想想,如果这个患者要用血呢?本来要输A型血变成B型血,都是检验人,这后果如何,不说也都清楚。


事实上,在检验工作生涯中,碰到类似的检验报告单出错的次数也不少,网上更是比比皆是。



更有甚者,武汉一家医院因为出具了错误的检验报告,导致患者由“管状腺瘤”变成“管状腺癌”,另一家医院看了该报告后,切除了女患者左乳房。后两家医院被判赔15万余元。


检验报告单看似小事,实则不小,它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其结果可直接或间接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的依据, 是发生医疗纠纷的有力证据之一。因此, 检验报告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尤为重要。


常见的检验报告单错误有哪些呢?笔者总结了一下,有4类。


1 基本信息错误


患者基本信息填写错误。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疾病诊断等基本信息填写错误,比如将性别“男”录入为“女”,年龄“38”录入为“83”。这些看似小事,但会引起患者对报告真实性的怀疑,进而影响到诊断和治疗确立的依据。


2 报告时间错误


主要包括: 送检标本时间和检测时间、报告日期的错误。


曾有案例,某患者于8月24日20时出现心前区疼痛、憋气伴大汗,急查心肌酶显著升高,于8月24日 22时采取溶栓等治疗后患者因恶性心律失常死亡。但是因为当天机器故障,报告单显示的日期是23日,患方以医方在8月23日就发现心肌梗死而没有采取治疗措施,以延误抢救时机为由引发纠纷。


3 报告单隐私泄露


这种在基层医院比较常见。因为检验科比较小,没有专人管理检验报告,而是将检验单放在某处任拿,造成患者隐私泄露。


4 检验准确性问题


这点主要和检验前环节有关,譬如在输葡萄糖或者钾的手臂抽血可能会导致葡萄糖和血钾升高,抽血后没有取下针头直接将血注入试管导致溶血。经验不足的检验师将报告发回科室,会导致医生误判病情,有经验的检验师会与临床沟通,重新抽血,但也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


如何避免检验报告单错误?


1 提高法律意识


患者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其维权意识也显著提高,检验报告在医疗纠纷中常常起到促进作用,甚至是关键问题,因而检验科工作也需要加强法律意识,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检验报告单的重视。


2 加强检验人员素质


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关键 , 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使其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且能爱岗敬业, 对工作认真负责, 对技术精益求精, 杜绝发生低级错误的可能性。


3 完善检验报告的书写、发放、保管流程


检验报告应该 遵循《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做到完整、准确、及时。切忌涂 改、伪造检验报告。发放检验报告时应严格实行查对制度,避免报告单丢失,若检验报告单 丢失应及时查找记录并补发检验报告单。


实行签名审查制,谁操作谁签名。检查者及审核者都必须签全名。所有报告必须经过审核方可发出。实习生、见习生无报告权。


同一标本复查检验 2 次以上者, 应注明复查次数,所有报告的原始数据及申请单保留2年以上。


4 加强与临床沟通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有特殊标本,或者是危急值时,应当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便于医生采取有效检查、治疗措施。例如,血钾值高于标准,心肌酶显著增高、白细胞明显降低等等,而不是常规等待报告发送。


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供标本采集和保存的有关知识手册,便于临床检索,以便临床提供合格标本,减少重复采集次数,避免医疗纠纷。


5 加强信息自动化建设 


推动检验科的信息自动化建设,提高信息管理水平。譬如提供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既可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又能避免患者隐私泄露。同时可以优化操作流程,缩短检验时间,方便患者及时就医,做到以人为本,减少医疗纠纷。


检验工作无小事,即便一张小小的检验报告单也可能引发一场医疗纠纷,这提醒我们,工作时一定要打起精神,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努力做好这些才能保证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原作者: 楚门 来源: 检验视界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