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大便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归去来兮 2023-4-10 03:24 PM 1055人围观 科普


导读

  便常规检验属于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

大便常规检验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正常粪便由已消化和消化未尽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和水分组成,通过全肠道,特别是结肠直肠而逐渐形成,它不但能反映消化道的功能状态及病理情况,也有助于某些全身疾病的诊断。

大便常规的目的:


粪便检查的主要的目的是:

①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

②根据粪便的性状、组成、间接地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

③了解肠道貌岸然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肠道感染性疾病

如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等。

肠道寄生虫病

如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血吸虫病等,可以根据粪便涂片找到相应虫卵而确定诊断。

消化吸收功能过筛试验

如慢性腹泻患者常规的粪便镜检,若有较多淀粉颗粒、脂肪小滴或肌肉纤维等,常常提示慢性胰腺炎等疾病。

消化道肿瘤过筛试验

如粪便隐血持续阳性常提示为胃肠道的恶性肿瘤,间歇阳性,提示为其他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可进一步做内镜检查或胃肠X线钡餐摄片。粪便涂片找到癌细胞可确诊为结肠、直肠癌。


什么情况的患者需要做大便常规检查:


1.偶发或长期腹泻的患者。

2.较长时间便秘的患者(包括用药后便秘)。

3.脐周围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的患者。

4.发现大便颜色出现异常,呈黑色、陶土色、绿色、酱红色等,大便性状改变,稀水、黏液便、脓血便等。

5.大便中明显可见未消化的食物、菜叶、油花等。

6.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的患者。

7.临床上疑有胃癌、结肠癌、胰腺癌等的患者。

8.有便虫史者(可以确定肠道寄生虫种类)。

9.各种原因的黄疸患者。


大便常规的理学及化学检查:


二、显微镜检查

显微镜检查主要目的是了解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
通常检查项目有细胞检查、细菌检查、寄生虫卵检查、食物残渣检查等。
1、细胞检查
红细胞
正常粪便中不应出现红细胞,一旦出现,意味着消化道有出血。出血部位较高如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中的红细胞等到随粪便排出时已被分解破坏,无法鉴别。
因此粪便镜检发现红细胞意味着肠道下段有炎症或出血,如细菌性痢疾、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等。
白细胞
是人体抵御外来侵蚀的重要防线。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分为5种类型: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总数的变化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变化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粪便中没有白细胞或偶有少量中性粒细胞。肠炎时白细胞一般少于15个∕HPF.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时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白细胞数量也会增加,并能查到较多的嗜酸性白细胞
巨噬细胞
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后,体积增大,吞噬性增强,可以吞噬细小颗粒、细胞碎片、白细胞、红细胞和细菌等,称为巨噬细胞。
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可以在粪便中查见巨噬细胞。
2、细菌检查
正常人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多数为正常菌群,主要是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和葡萄球菌,细菌数量和种类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保持着细菌和人体的生态平衡。
临床上说的肠道菌群失调,就是指的正常菌群消失或比例失调,多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伪膜性肠炎患者。肠道致病菌的检查主要通过细菌培养进行鉴定。
3、寄生虫卵检查
这是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最直接的证据,粪便中常见的寄生虫卵有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鞭虫卵等。
4、食物残渣检查
正常情况下食物残渣在随粪便排出时已经充分消化成细小的颗粒,如果食物未能充分消化,常常能在镜下发现淀粉颗粒或脂肪小滴,一般见于胰腺炎、胰腺癌、小儿腹泻及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三、潜血检查
来源: 检验知识搬运工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