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尿液常规试验、特殊试验、早期肾损伤试验、肾功能试验等检验,有助于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诊断与分期、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对全身陛疾病如内分泌或代谢异常、黄疸等筛查或鉴别诊断均有重要意义。 尿液常规检验包括理学检查、化学检查及有形成分检查,这三者结合应用对泌尿系统疾病的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制定尿液常规检验诊断报告模式的目的 随着实验室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尿液常规检验已发展为全自动干化学、全自动有形成分和显微镜检查三大部分,极大提高了尿液分析的效率,具有快速化和自动化的优势,为临床快速诊断与监测相关疾病提供了条件。 然而,目前各临床实验室尿液常规检验的报告模式不尽相同,绝大多数报告仅停留在检测报告水平,尤其是对有形成分蕴含的信息挖掘不充分;此外,尿液检查受许多因素的干扰,且多种检查方法之间带来了结果的差异,这些影响和差异在传统的检测报告中无法体现,导致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解读不到位,可能对诊疗过程产生影响。 为此,本文在参考、借鉴各种国内外诊断性报告模式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各大医院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和情况,初步制定了尿液常规检验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旨在提高尿液常规检验诊断水平,对促进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有重要意义,也为临床实验室各级人员书写报告提供了依据。 2 尿液常规检验诊断报告的模式 尿液常规检验包括尿干化学分析、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以及人工显微镜检查。有些实验室人工显微镜检查还包括尿液红细胞位相检查,可以一并放人报告中。完整的尿液常规检验诊断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检验相关的信息、检测结果和检验诊断/结论,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检验信息 1.医嘱信息: (1)患者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病房、病床床号; (2)样本类型:例如随机尿、晨尿、定时尿(24 h或8 h)等; (3)申请医师、申请科室; (4)临床诊断:例如肾病综合征等; (5)申请检验项目。 2.检测信息: (1)标本:编号、采样时间、接收时间、检测时间; (2)检测方法:尿干化学分析、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人工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位相检查等; (3)检验者、报告医师、报告时间; (4)检测实验室的名称、地址。 2 技术要求 尿液的标本采集和转运等环节对于检测结果影响很大,详细要求本文不再赘述,参见行业标准等文献。 3 检测结果
4 检验诊断/结论 一般是基于检验信息、检测结果等做出的诊断、解释和建议等,必要时还需要与临床沟通后才能做出结论。 1.检验诊断的类型 尿液常规诊断大多数不能给出具体疾病诊断,多数为某种状态如变形红细胞尿、白细胞增多等,但是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出提示性信息。如果根据目前检测结果还不能做出检验诊断,可以描述结果,并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定期观察或复查等。 2.检验诊断的内容 包括诊断的疾病名称、类型或亚型,或提供对临床诊治有价值的其他信息,例如进一步检查的项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