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检验科,被人催报告大家应该都经常遇到。那么因为报告出的太快,被患者反手投诉的情况你遇到过嘛? 咱也是看到好多检验人现身说法,才知道不少人就是因为检验报告提前出了,“喜提”患者投诉。 理由嘛,也很多,咱总结了一下,看看有没有你。 速度太快=结果不准 这类型的患者最多,主要觉得报告出太快,是不是检验科糊弄事/没用心,担心结果不准或者干脆就是编造的。 一位来自云南的检验人就表示,自己曾因为三分钟就出了血常规,被患者投诉质疑结果是编造的。 山东的一位检验人也说:有次上夜班家长带孩子来查血常规, 直接上机做就特别快,两三分钟出了结果挺正常的,就给她审了。家长反手就投诉了,说太快了怀疑我没给她做。 另一位山东同志也表示遇到过,血常规没什么问题10分钟就发了报告,患者也是直接来窗口质问,是不是做的别人的血样发成他的了... 广东的一位检验人的遭遇也是让人唏嘘,患者说着急,正好人少标本上机不用排队,10min-15min左右出结果就审核发出去了,结果也是投诉检验科出的太快,规定30min出结果,10几分钟就有了,说检验科欺骗。 还有更狠的,因为报告提前了45min发,一位上海的检验人被患者家属指的鼻子骂没有医德,还威胁要把报告拍在市长桌子上... 还有一位病理科的老师,某天遇到一位“懂行”的患者,认为所有病理报告都要一周才出,觉得是病理科弄错他的标本了所以才出这么快,还振振有词地跟病理科副主任科普病理制片流程。 提前不告知=浪费时间 有些人会在报告出具时限前就多次查询,但有些人可能直到时限过了才会去查。结果一查发现,结果已经提前出了,那就成了检验科浪费自己时间的“铁证”。 上海的一位检验人就表示,曾经因为夜班提前20分钟发报告,被患者在抽血窗口“教育”了半天,临走还要说态度不好,要去投诉。 还有人表示,夜班遇到一个给她说四十分钟左右,结果半小时就出来了,在窗口一通折腾,还把保安喊来了,说故意为难她。 新疆的一位同行也表示,自己和同事都遇到过,患者直接破口大骂,害她白等半个小时。 湖南这位检验人的同事却是“躺枪”。采血室的同事告诉患者,上午门诊的标本下午才出来,但是该患者做的免疫项目,正好赶上了第一波,所以检验科上午就给她做出来了。然后患者下午直接把采血室投诉了。 一次提前=次次提前 当然,也有人把一次的例外当成理所应当的。 据一位天津网友,一位老太太白天来急诊检验科验尿,因为人不多,5分钟就出了报告。晚上10点又来验尿,结果赶上人多,5分钟出不了,急了。 江苏的一位同行则表示,某患者有多份报告代取,最迟的报告三天拿,结果第二天和其他报告一起拿到了,患者让赔偿他回来打车费,个中逻辑旁人都没法理解。 还有一位IP为河南的检验同行说,某妇科患者,经常检查白带常规,因为医生表示五分钟就能出结果,遂每次送标本都要求五分钟出报告,解释也不听,就一直站在窗口盯着直到出报告。 四川的一位检验同行也说,某天下午遇到患者hcg想要急查,告知两小时取报告,结果这个人每隔二十几分钟来问一次,同事就提前给她出了,结果还是把检验科投诉了,理由是:她以前做过,明明可以那么快出,却让等两个小时。 检验科报告 出具时间有严格规定 检验科报告的出具时间都有严格的内部规定,专业术语叫总标本周转时间(ToTAT),是衡量临床实验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每一个检验项目规定的时间是综合考量了检测前、中、后的各个环节所制定的时间下限。对于单个标本而言,因为某些中间环节的省略或延长,譬如排队或者等待成批上机,导致报告出具时间提前或延后。 报告时间延后大都不是检验科能控制的,因为可能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但提前出具报告却不同。 只要在规定的时效范围内,检验科医生完全可以卡点出报告,既不用面对复杂的解释工作,又不用承担可能的投诉风险,何乐而不为? 但还是有这么多检验科医生,愿意本着治病救人、与人方便的本心,提前出具报告,哪怕只是给患者和家属节省几分钟的就医时间。 医患之间最珍贵的,莫过于那份 “你懂我的专业,我知你的担忧” 的默契,可这份美好,偏偏因少数人的不理解被轻易打破。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当然我们也不是单纯想要指责谁,毕竟究其原因,核心还是医患之间存在的信息差。患者或家属对于检验科的工作流程不了解,仅凭个人感受对检验科的工作做感性判断,自然会产生种种误解。 所以科普工作,有时候不仅仅提高了大众的健康教育水平,同样也是在消弭不同人群间的信息差,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信息差造成的矛盾或误解。 那么,你在工作中有类似的奇葩经历嘛?快在评论区分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