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广东一检验科发现1例“钻石血”,稀有度超“熊猫血”!

小博士 2025-10-20 10:38 AM 22人围观 杂谈

 据中国经济网等多家官媒报道,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检验科近日筛查出一例稀有血型Jk(a-b-)——稀有度超“熊猫血”百倍的“钻石血”。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顺德区中心血站自2024年开展尿素溶血试验筛查Jk(a-b-)稀有血型以来的首例发现,此前顺德本地从未有过该血型记录。


从全国范围来看,此前我国江西上饶、湖北宜昌、广东惠州、四川成都等多地有检出先例和文献报道。


溶血试验首次出现阴性结果


“钻石血”正如其名,Jk(a-b-)在中国人群中的概率仅为0.002%-0.02%,稀有度比大众熟知的“熊猫血”(0.2%-0.5%)超百倍。


顺德区中心血站方面表示,“钻石血”供血者的纳入,不仅填补了顺德该类稀有血型筛查的空白,更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精准输血提供关键储备。



什么是“钻石血”

Jk(a-b-)血型?


“提起血型,多数人只知道ABO血型,但实际上,人类已发现43个独立的血型系统。”顺德区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检出的“钻石血”,属于Kidd血型系统的一种。Jk(a-b-)血型的形成源于人体18号染色体上的SLC14A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红细胞表面彻底缺失Jkᵃ、Jkᵇ及Jk3抗原,就像一张“缺少特定标识”的特殊通行证,基因型也因此发生改变——这正是“钻石血”与普通血型最核心的区别。


JK(a-b-)表型于1959年首次于一名具有中国和西班牙血统的菲律宾妇女体内被发现,其产生的抗-JK3抗体导致在输血后出现了严重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拥有“钻石血”

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Jk(a-b-)血型并非疾病,只是一种特殊的遗传标记,对日常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但“钻石血”人群在需要输血时会面临很大挑战。JK(a-b-)个体不含JKa、JKb、JK3抗原,当输入带有JKa或JKb抗原的普通血液时,免疫系统会将这些外来红细胞判定为“入侵者”,进而产生针对这种抗原的抗Jk3抗体,对红细胞发起攻击。


这种攻击不会立刻发生,而是会潜伏几天到几周,等输入的红细胞完全融入血液循环后才发动“突袭”,这就是“迟发性溶血反应”。患者会出现发烧、皮肤发黄、尿液变成浓茶色等症状,严重时会损伤肾脏。


对于“钻石血”的孕妈妈来说,风险更大。如果胎儿遗传了父亲的Jk抗原,妈妈体内产生的抗Jk3抗体可能会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可能引起胎儿贫血、黄疸,甚至危及生命。


JK(a-b-)表型罕见且难以获得,建立稀有血型库和冻存稀有血型红细胞是解决稀有血型供血困难的有效方法。


通过建立稀有血型献血者档案库,可以在紧急用血时能选择适合的献血者;同时建立稀有血型库,将新鲜的稀有血型红细胞采用甘油冻存红细胞,可保存长达10年甚至更久。

来源: 中国经济网、广州日报、顺德区中心血站、央视新闻客户端、数智检验医学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