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与评估方法

归去来兮 2025-9-4 02:44 PM 22人围观 科普

1


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


与多数医疗措施一样,输血不良反应无法准确预测或完全避免,在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时,临床医生应意识到这些风险。输血知情同意书应该包括关于传染性疾病、严重非传染性并发症(如TRALI、HTRs)风险的讨论。此外,实施输血的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和掌握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应当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任何急性/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并尽可能预防类似不良反应的发生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发热:一般定义为体温上升≥1℃,且高于38℃(AHTR最常见的体征);

畏寒伴有或不伴寒颤

呼吸窘迫,包括喘憋、咳嗽和呼吸困难;

•高血压或低血压

腹部、胸部、腰部或背部疼痛

输注部位疼痛

皮肤表现,包括荨麻疹、皮疹、潮红、瘙痒和局部水肿;

黄疸或血红蛋白尿

恶心/呕吐

异常出血

少尿/无尿


2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及处理

注:AHTR.急性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HTR.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AT.直接抗球蛋白试验;IV.静脉注射;Hb.血红蛋白;LDH.乳酸脱氢酶;WBCs.白细胞;SC.皮下注射;IM.肌内注射;IgA.免疫球蛋白A;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TRALI.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RBCs.红细胞;SD血浆.溶剂/去污剂处理的血浆;HNA.人嗜中性粒细胞抗原;IVIG.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HPA.人类血小板抗原;MRI.核磁共振成像


3


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评估与处理


疑似输血不良反应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即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分析,两者应相互结合。医护人员应停止输血,并联系输血科。怀疑发生急性输血不良反应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针对患者的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复核患者身份和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检查血袋标签、患者输血记录和身份识别信息,明确是否发生输错血。有时需要重新采集患者血样重做ABO与Rh血型鉴定;

3.选择恰当的诊断性试验

4.咨询临床医生以制订治疗方案


血液成分的处置措施:


1.联系输血科并在其指导下调查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记录;

2.按要求回收血袋内剩余血液成分、相关静脉输液袋和输液管路;

3.本次急性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由输血科决定是否应通知血站,如因输注的血液成分存在问题(如怀疑血袋标识错误、血液成分加工处理过程有错误或怀疑血袋细菌污染)而导致输血不良反应,应向血站报告。


4


输血不良反应的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收到疑似输血不良反应报告时,由技术人员进行下列几个步骤:


1.复核血袋、标签、输血记录和患者标本;

2.回收剩余血液成分、相关静脉输液袋和管路,进行细菌培养或革兰氏染色;3.重新采集患者输血后标本,复查输血后患者标本的ABO血型;

4.肉眼分别观察输血前后标本,确定有无溶血(若血红蛋白<0.5g/L,肉眼可能无法分辨溶血情况);

5.对输血后标本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

6.报告给输血科负责人或医疗主管,根据要求进一步追查原因或检测,或者对来自同一献血者的血液成分进行隔离检疫,或者施加输注限制/输注指导;

7.一些非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如严重过敏性输血不良反应、脓毒症或TRALI可能需要追加实验室检查,以便进行分析;

8.输血科必须保留所有与输血不良反应有关的、有临床意义的抗体或有特殊输血要求的患者记录。


来源:AABB技术手册、输血日记,输血医视。

来源: 基层检验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