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编外还没清完就开始清理编内!各种大背景下,检验人将“率先”成为刀板上的鱼肉? ...

归去来兮 2023-4-21 03:09 PM 1439人围观 杂谈



连日来,关于“医院清理编外医务人员,医疗行业铁饭碗即将不保”的消息在医疗圈频频引发热议,激起了部分医务人员的焦虑情绪。毋庸置疑,这确实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最在乎的问题。


消息与“精简编制”的大方向密切相关。话题最开始来源于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提到要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简。

《方案》发布四天后,哈尔滨市率先“动刀”。哈尔滨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通知,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其中提到,医院等用人主体要结合专业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展自聘人员清理规范工作,并逐步将已自聘人员转化为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从3月开始到6月底结束,分自检自查、组织实施、检查督导三个阶段实施。计划在5年内精简完毕,每年精简不少于本单位编外用人员额的20%。这是今年以来,首份将“医院”纳入编外人员清理规范并写明实施细则的文件。


非编检验人员占大半

有多少人会被“扫地出门”?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说,在很多医院里,非编人员已占一大半。对这些人而言,他们会受政策影响、被清理出医院吗?

多名来自不同地区的医务人员证实,其所在的医院编外聘用人数超过了50%,甚至达到80%。有业内人士称,编制内和编制外“双轨”运行的模式在我国公立医院中普遍存在。医改专家徐毓才也提到,医疗机构的编外人员主要集中在医技、辅助等岗位。

而我们检验人,就属于这个“医技”!

针对编外医务人员逐步被清理的问题,不少检验专业从业者都表现出了自己的担忧:

“疫情三年,顶在一线的检验人有多少是有编制的?本以为付出努力后就能凭借这些有资格或者有优势优先入编,没想到即将要面临的却是清退...”

“如果人工支出过多、人力资源浪费,为什么不先清理机构里和医院里的闲置人员,而是先淘汰一线非编医务人员?”

“医疗和教育,明明是最重要的两件事,为何却总是先拿医务人员和老师开涮?”


或许大家都会疑惑,为什么包含医院在内的单位要密集清理编外人员?

金春林解释,“我国的编制一直都是稀缺资源,之前很多单位打擦边球,聘用了很多编外人员,但随着地方财政收入与医院业务量的下降,需要节约费用和保持收支平衡,那么之前无序扩张的编外人员就要被优化,同时也能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金春林指出,即便多地都在推进清理编外人员行动,但公立医院有其特殊性,在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张的当下,政策仅与极小一部分人有关,也基本不会波及编制外的技术专业人员

徐毓才也认为,医院不会发生大规模的人事变动,特别是考虑到编制外的技术专业人员众多,需要他们继续为临床服务

没想到,与临床相比,有一天检验人会因为自己是技术人员而“逃过一劫”。

但即使这么说,担忧也还是不仅停留在编外医务人员上,也在逐步向医院编制内人员蔓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地方政府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原主任魏娜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清理编外人员是信号,先从清理编外人员开始,然后逐步精减编内人员。


各条“鄙视链”

检验人员都处最底端

哈尔滨发布的清理编外人员文件中提到,医院可以将自聘人员逐步转化为“社会化服务外包形式”。随后,围绕医院不同用工形式及其背后挂钩的利益分配等问题,在医务人员群体间引发热议,一条“医院用工鄙视链”浮出水面。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普遍存在事业编制、编制备案制、合同制、劳务派遣或外包等多种用工形式。河南一名医院行政人员称不同用工形式代表了其在医院的潜在地位,“有编制的地位肯定最高,其次是合同工,第三方劳务派遣地位最低,福利待遇也会少很多。”

有媒体询问多名业内人士后发现,虽然编外人员是按照聘用合同约定的工资方式执行,有些聘用人员工资也可能会高于编制内人员,但多数人的实际待遇都低于编内人员,这一差距还因地区、医院级别而有所不同。

这是关于用工形式方面的鄙视链。在临床作用上,也存在一条不同的鄙视链。

众所周知,在医院的所有科室中,医学检验科室属于辅助地位。与临床科室相比,检验人就相对处于了疾病诊断作用的最底端。也正因如此,在很多医院里,临床科室及其从业人员是“瞧不上”我们检验人员的,这一点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在工资待遇、绩效补贴、夜班费用等其他方面,检验人的收入也大幅低于其他科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也是一种鄙视?除此之外,就更别提检验人和检验科室在患者心中的地位和作用了,“服务员”、“小姐/小哥”、“哎”,这些称呼相比于“大夫”“医生”“老师”,是不是轻视,答案不必多说。

各条鄙视链中,检验人都处于最底端,交叉汇合后,“非编检验人”可谓是一个字——惨!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

检验人是否会第一个被取代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受到了影响,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医疗圈不断讨论,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哪些科室的工作可能会通过人工智能产生变化?


医学检验专业,好似是这道多选题里的必选项。


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AI、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渐被应用于医学检验的各个方面。各种技术的蓬勃发展、自动化流水线不断更新迭代、智慧化实验室里检验人的作用好像越来越小。


不少检验人开始忧虑,在缩减编制的大背景下,自动化检验科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在人员的清理问题上,检验人是否会被优先“取代”。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限制和挑战。就检验科来说,虽然有些项目的检测很容易就能被科学技术自主完成,但是如何通过审核、确认、监管,以及各种自动化检验结果的最终出具还是需要检验人这个“人”来进行把关。


就专业知识来讲,检验人或许比不过高精尖的人工智能,但与它们相比我们的优势是,更能积累经验,更能应对突发事件。我们要做的不是和它比搜索信息的广度和处理信息的速度,是需要比它更理解人这个特殊群体。



“缩减编制大背景下,非编检验人难逃一劫”、“编制外的医技人员众多,需要他们继续为临床服务,基本不会受到波及”、“检验科室位于医疗行业地位最低端,或被优先淘汰”、“比起人工智能检验人更具经验优势,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种种说法此起彼伏,仔细想想每一个论点都有它的论据所在,检验人是会因编制而清退还是会因人工智能而淘汰,我想每个检验人的答案都不相同。


部分资料来源:医学界、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yeah  审校:小冉

来源: 检验医学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