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是什么导致他持续高热?精准检验“揪出”致病元凶!

归去来兮 2020-12-22 11:02 AM 1005人围观 技术


作者:童杨  
审校:管世鹤教授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病例分享


患者,中老年男性,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先后在多家诊所及县医院就诊,初期通过相关检查,医生考虑为肺部感染,予头孢、左氧等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后,体温不降反升,最高达39度,且出现咳嗽、胸闷、气喘等不适。后患者于某三甲医院就诊,通过完善支原体抗体IgM(+),G试验(+),同时胸片显示左侧胸腔有积液,考虑为肺部感染,在接受了替考拉宁+莫西沙星、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联合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体温仍在38-39℃范围内波动。



经过PET-CT检查,医生发现患者左侧锁骨区、肝门区、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多发中小淋巴结,FDG代谢增高,怀疑为淋巴瘤。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来到我院,病程中,患者以干咳为主,偶有胸闷,饮食睡眠尚可,二便正常,近期体重较前下降约10Kg。医生通过各项检查依次排查相关疾病,并同时询问病史,患者自述发热前有山区旅游史,入院后检验科对患者做了一项特别的检查———测血清呼吸道感染相关病原体,两次结果均显示Q热立克次体(以下简称Q热)IgM抗体阳性,医生很快找到了病情的原因,针对Q热,对症采取治疗,莫西沙星联合米诺环素抗高热治疗后,患者很快症状缓解,体温也恢复正常,很快痊愈出院。


Q热立克次体感染?你听说过吗?



早在1937年,Derrick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 Queensland)发现了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性疾病,将其命名为Q热(“Q”是Query的第一个字母,意为疑问),后来证明病原体为贝氏柯克斯体( Coxiella burnetii,俗称Q热立克次体)。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生物学性状与细菌相似。[1]


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统称立克次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Q热(Q Fever),亦称寇热,是由Q热立克次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有畏寒、发热、剧烈头痛、肌肉疼痛,可发生肺炎及胸膜炎,部分病人还可发生肝炎、心内膜炎、心肌炎、血栓性脉管炎、关节炎及震颤性麻痹等症状。



Q热病原主要储存于动物中,如牛、绵羊、山羊等,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牛、羊等,我国证明的Q热爆发流行多发生在屠宰场、食品加工厂、皮革厂、农牧场等[2] 。对人的感染力特别强,是所有立克次体中唯一可不借助媒介节肢动物,而感染动物的排泄物污染环境后,通过接触、气溶胶(如空气中的烟尘、空中的云雾)经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引起Q热。潜伏期短则1-3周,长的可达四周。患者除出现发热、头痛及肌肉痛外,以出现肺炎和肝炎为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人是否患病主要取决于暴露在病原下的机会、程度和频度。


总结


Q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死率虽低,但其病原体感染力和在外环境中的抵抗力都很强,极易传播,有时与临床各学科多种疾病症状类似,因此很容易被误诊。血清学试验是立克次体病实验诊断和鉴别病原体的重要手段,为了诊断病因、明确感染的病原体,通过呼吸系相关血清病原学抗体检测,能更好地发现所感染的病原体,为临床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陆德源.医学微生物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6.
[2]俞树荣.中国Q热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6):456-459.
 
来源: 检验医学网 | 作者:童杨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