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机会来了!多地医疗事业编打破35岁门槛

小博士 2025-10-14 10:00 AM 12人围观 医学

 近日,多地进一步放宽了考公考编年龄限制。


今年1月,四川省人社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鼓励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


9月26日,四川眉山市发布2025年下半年眉山市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岗位对年龄的限制为本科学历要求1986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研究生学历要求1981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


9月26日,四川遂宁市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显示,岗位和条件要求为本科生的年龄为1986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研究生的年龄为1981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退役军人可在规定的年龄基础上再放宽2周岁。遂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明确,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大专、本科学历年龄要求为不超过38周岁。


9月下旬,在问政四川平台上,有网友提问:绵阳今年下半年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聘年龄会有变化吗?会提高到38岁吗?


对此,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复: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绵阳市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年龄条件已放宽至38周岁及以上。




这意味着上述地区将事业单位的招聘年龄放宽到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



不仅仅是四川,在考公考编的年龄限制中,上海也在部分领域放宽了年龄上限。


今年8月,根据上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公告,报考条件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而仅仅2024年度考试这一年龄要求还是在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


在医疗卫生领域,事业编制岗位因其稳定性、良好的福利待遇及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成为众多医学人才竞相追逐的目标。


但长期以来,“35岁门槛”一直是横亘在无数中年劳动者心头一道难以言说的疤痕。


面对各种有形、无形的年龄限制,即便拥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出众的业务能力,不少优秀的中年人才也只能望而却步。


不只是招聘和考试,在各种人才评定、岗位晋升、人员优化中,35岁以上的群体似乎总是机会最少、风险又最高的那一批人。一边刚刚步入“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担负更多责任的人生关口,一边又要面临处处受限的尴尬困境,也难怪舆论对“35岁门槛”如此敏感。


除了持续不断的舆论呼声,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围绕“促进充分就业”“消除就业歧视”等议题广泛建言献策,也建议明确将禁止就业年龄歧视写入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这都再次凸显了打破“35岁门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如今,在各地考公、考编的相关政策中带头落实,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方面,这是对我国劳动力结构变动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布局。据教育部统计,当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劳动力素质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以“学历+年龄”筛选人才的传统政策,显然已无法适配更加成熟、优质的劳动力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老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将各项年龄指标适当延后,以构建更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也有利于释放不同年龄段的人才红利,避免人力资源浪费,更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劳动力缺口提前布局。


另一方面,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聘规则,一直都是整体就业市场的“指挥棒”和“风向标”。由这些机构率先打破年龄限制、先行先试,无疑能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当体制内的岗位向年龄跨度更广泛的群体平等开放时,其风向标意义,也会促使全社会重新反思和审视“35岁门槛”的片面问题,最终形成“能力优先、适配优先”科学、公平的用人观念。

来源: 数智检验医学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