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肝炎 发生急性肝炎时,血清胆汁酸浓度急剧升高。通常情况下,发病初期迅速升高并达到峰值的胆汁酸几乎与AST同时恢复于正常水平。但与其他临床检验指标相比,胆汁酸水平恢复至正常进程比较缓慢,呈渐进状态。 血清总胆汁酸对于跟踪检测病毒性肝炎病情很有价值。在急性病毒性肝炎康复期,餐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是一个最灵敏的检测指标。如果餐后血清总胆汁酸浓度持续升高,说明病毒性肝炎正在向慢性肝炎转化。 2.慢性肝炎 由于常规肝脏检查对慢性肝炎论断的相对不敏感性,要评价慢性肝脏疾病(慢性持续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严重程度,就必须进行组织学检测分析。但是,近几十年来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胆汁酸水平可作为检测慢性肝炎中肝损伤的一个敏感指标。 3.肝硬化 研究证实血清总胆汁酸浓度数值可以用来区分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肝炎。血清胆汁酸测定还有助于对慢性肝炎的治疗监控,并可以替代反复肝脏活检实验,减少病人的痛苦。 肝硬化患者由于胆汁酸贮存量减少,血清胆汁酸浓度升高,尿中硫酸化胆汁酸的排出量随之升高。严重肝硬化患者,由于功能性肝细胞数量减少,使胆汁酸合成能力受到抑制。但是,中等程度肝硬化患者胆汁酸贮存量的减少,则可能是由于胆汁酸合成调控发生缺陷引起的。肝硬化时,尽管胆汁酸合成总量有所下降,但是血清胆汁酸水平仍然升高,这可能与肝细胞受损、肝实质细胞数量减少以及门静脉系统分流等因素有关。 肝硬化各个不同时期血清胆汁酸浓度均有所升高,但以肝硬化后期最为明显。 4.酒精性肝脏疾病 通常情况下,酒精性肝脏疾病患者的血清胆汁酸浓度明显升高。与形态学损伤较轻的中度酒精性肝脏疾病患者相比,发生严重肝脏损伤的患者血清胆汁酸浓度升高更为明显。 5.胆汁淤积 血清胆汁酸的定量测定可作为检测胆汁淤积的一种灵敏、特异的方法。在发生肝外胆汁阻塞时,血清胆汁酸浓度显著升高。大多数肝内胆汁淤积患者,如急性肝炎、初级胆汁肝硬化、婴儿胆汁淤积、妊娠性胆汁淤积、肝癌、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血清胆汁酸浓度均明显升高。 6.儿科肝脏疾病 由于未成熟胆汁酸的代谢,新生儿血清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成人。发生新生儿肝炎及各种儿科胆汁淤积症时,患者空腹胆汁酸水平均急剧升高。但是,测定血清总胆汁酸似乎并不足以鉴别诊断各种新生儿肝胆疾病。各个胆汁酸组分的测定,则不仅可为新生儿肝炎及其它各种不同类型的儿科胆汁郁积症提供病理学指征,而且有助于对此类病症病情进展、病理活性、治疗反应跟踪监测。 7.中毒性肝脏疾病 大多数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如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对中毒性肝脏疾病早期诊断极不敏感。但是,血清胆汁酸的测定对于肝细胞毒性物质引起的轻度肝脏疾病的检测筛选颇有价值。 血清胆汁酸的测定,对于检测肝细胞毒性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的肝损伤,以及跟踪检测此类患者的肝功能均具有重要价值。在检测肝细胞毒性药物的治疗剂量效应方面,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