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8月31日),#00后男生0.6秒飞针采血惊呆患者#这一词条登上了社交媒体平台热搜,并迅速登上了热搜第一的位置,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据报道,这名登上热搜第一的男生是一名来自福建泉州的医学检验技士,他在值夜班时苦练“飞针”技巧,曾一天采血近百人次,最快0.6秒回血。 01 众多医务人员因掌握飞针获官方媒体宣传 近年来,「飞针采血」成为了热搜上的常客,有不少来自检验或是护理的老师因为掌握了这一技术而得到了广泛宣传。而因其快速、微痛的特点,也总是能在网络上引来大量关注。 例如在2022年曾有一名95后护士同样因为掌握了「飞针采血」而火出了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也纷纷对他进行了报道。 而在今年年初,也有一名苦练「飞针采血」技术的95后医学检验师,获得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众多官媒的报道。 然而在众多报道下对于医务人员钻研技艺精益求精精神的夸赞之外,还有不少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则是来自同样参与过采血工作、或者是对采血工作有一定了解的医务人员们。此次的热搜之下也不例外: 但是在当下对「飞针采血」技术广泛的正向宣传之下,为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已经有不少医院将练成「飞针采血」技能作为要求,布置给科室员工了。 02 医院组织检验人苦练,有必要吗?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近日,杭州发布官方视频号发布的视频显示,杭州市中医院检验科采用师带徒模式学习「飞针采血」,「飞针采血」已经成了科室的特色项目、固定品牌服务。 今年以来,厦门弘爱医院要求医护人员“能飞尽飞,应飞尽飞”。并且期望着飞针采血技术能进行全面的普及与推广,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采血服务,也为行业发展飞针采血技术提供经验,提升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盐山县寿甫中医医院官方公众号发文,由于希望每次为患者抽血时都可以“一针见血”,并减少患者的疼痛,该院检验科医护人员自5月25日开始每天反复训练模拟采血的动作,开展“飞针”采血比赛。历经一个多月,终于练就“飞针”采血。 邹平市人民医院经过4个月的培训与考核成立了“飞针队”。随后该院开展了“飞针”比赛,患者在体验了“飞针”采血后,纷纷给予正面反馈。该院还因此获得了滨州市卫健委的宣传与点赞。 威海卫人民医院官方公众号发文称,为给患者提供更好的采血服务,增强就医体验感,威海卫人民医院检验科高标准、严要求,组织科室人员观摩、培训,在空余时间利用泡沫板刻苦锤炼“飞针”采血技能。 上述几家医院无疑是将练成“飞针”采血作为任务布置给了医务人员们,那么,负责采血工作的全体医务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去比赛、练习,只为掌握“飞针”采血,究竟是否有必要呢? ◇如果是为了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采血窗口常发的医患矛盾,或者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考虑,那么医务人员主动去不断追求更高的专业技能和更精细的操作水平,无疑是一种敬业的表现。 ◇但如果练习“飞针”采血并非是医务人员们的自发行为,而是医院强行增加的任务,并且增加这一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是为了噱头,那么就是没有必要的了。 与此同时,在看到「飞针采血」的优点之余,无论是业内还是广大群众也应当了解到其存在的局限性:每个人的血管状态存在差异,比如有的患者体型偏胖、血管较细,不容易辨别,因此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飞针采血法。 另外,由于不同个体对疼痛的敏感性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这一方式减轻采血时候的痛感。 03 “无痛飞针侠”,是怎样练成的? 「飞针采血」是利用拇指与食指,将针头弹射入血管,像射飞镖一样快、准、稳,以达到快速、无痛进针的采血方法。 「飞针采血」最大的益处就在于让人体穿刺感受到的疼痛降低,能有效地减轻患者打针、抽血的疼痛;而快速进针则减轻了等待进针时的心理不适,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让患者能够轻松面对采血。 当然,我们所看到的报道中的“无痛飞针侠”们都不是凭空诞生的,谁也做不到看一眼就会,都需要大量的前置练习为基础。 练就“飞针”的本领,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人体解剖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凭多年练就的手感。毕竟对于婴幼儿、肥胖患者这类血管细,肉眼完全看不到的人群,采血时常常会束手无策,这时凭手感摸血管就派上了用场, 有因为「飞针采血」而走红的医务人员表示,进针之前会对患者的血管粗细和皮下脂肪厚度等进行评估,根据个体差异控制进针力度大小、深浅。 总得来说,成功的“飞针”采血需要做到持针稳、正确使用手指指力及手腕腕力、快且准、灵活变通。 也就是说,通过对解剖知识的学习及实践,对各类患者的血管的位置、走向,并且有了足够的经验后,练成“绝技”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但我们也要再次强调,「飞针采血」固然有其优点,但也不必盲目跟风。采用这一方式的前提,还是要遵循标准操作规范,不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满足此要求后,才是进行临床操作的改良,练就过硬的穿刺技术,减轻病人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