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康格非教授:中国医学检验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归去来兮 2024-1-4 05:13 PM 923人围观 人物



康格非(1933-2011)

上海人,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康格非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师。1957年,响应党的号召,西迁来到重庆医学院工作。1980-1983年,康格非先后在美国威克福来特大学鲍曼格瑞医学院及圣路易斯大学医院做访问学者、博士后副研究员及客座副教授,从事内毒素对心脏及肝脏的生化毒理学研究。1983年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创建医学检验专业,并任重庆医学院医学检验系主任。历任全国高等检验医学教育校际协会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中华医学教育学会检验医学学组组长,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医学生物化学与临床生物化学教学、科研近50年。








从此成了重庆人






康格非出身医学世家,父亲是医生,母亲是护士,富足的家庭给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天资聪颖的康格非从中西一小到沪江大学附中,成绩都是名列前茅。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康格非在少年时就坚定了学医的志向,并终其一生为之奋斗。


康格非的妹妹至今还记得,上海第一医学院招生录取名单在报纸上公布的那天,康格非一大早起床出门去买报纸,不一会儿就兴高采烈地冲回家里,手里高高举着报纸,“我考上了,爸爸妈妈,我考上了,我考上了上海第一医学院,总分第二名……”就这样,康格非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


“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病苦……利何有?功何有?其有此亚东几千万人托命之场。”伴随着上医的校歌,康格非不仅接受了最严格最优质的医学教育,“正谊明道”的校训更是刻进了康格非的心中,在这里,康格非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那就是一定要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投入到中国医学事业中去。


1955年,中央决定上医分迁重庆建设一所新的医学院,400余名上医人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溯江而上,前往祖国西南援建重医。康格非便是其中一员。彼时的他满怀为党为国奉献的豪情壮志,主动申请去往重庆,上医领导与他的谈话仅仅持续了三分钟。康格非的家人回忆说,得知他要去重庆,全家都很支持,他们都以为康格非此去只是一时的锻炼,不出几年应该就会返回上海,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去,却在艰苦的重庆扎了根,从此成了重庆人。


这一年,康格非随着“西迁大部队”一路溯江而上前往重庆。从沪到渝,大船一路从东向西,水道越来越狭窄,流水的速度越来越湍急,狭窄浅滩处还需要纤夫一路拉动……从富庶繁华到一片荒芜,从未见过的深山狭道令24岁的康格非兴奋不已。大船停泊处,抬头而望,出生于平原的他第一次看见一层又一层的向天梯,朝天门码头的梯坎似乎不着尽头,他背起行囊向上爬,心中燃起躬身理想的雄雄斗志。


上医部分援建重医专家合影(第二排右三为康格非)


康格非抵达西迁终点时,当时的重医只有一栋教学楼孤独地矗立在校园,周边都是农田和荒地。年轻的同事们都挤在小山坡上的平房宿舍里,冬冷夏热。同事曾自嘲说:“冲下坡去吃饭,回来爬山又饿了。”但生活的落差并没有影响到康格非,他热血沸腾,积极融入到重庆医学院建设中,在这片荒芜的田野上,他与西迁来渝的同事们一起修水塘、建房子、修路、修操场……渐渐地,理想的曙光在这个偏夷之地渐渐明朗起来,希望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1980年,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一切都重新焕发生机,此时的康格非已经47岁,来到重庆23年。在刚过去的艰难岁月里,理想如同埋于灰烬下的火星,虽然微弱却从未熄灭,一旦春风再起,便燃起熊熊火苗。


于是,他满怀巨大的憧憬和激情,带着一些随身的简单行李去往美国做访问学者。他在当年办护照的那张登记照后面写下:1980年底,在重医第一个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今天这张照片还保存在二女儿的手里,龙飞凤舞的字迹因为年份久远有点模糊,透过它,似乎看到当年重新点燃激情的康格非,意气风发地开始了新的征程。


康格非与部分教职工拍摄于东教楼


在美国,康格非先后在威客福来特大学鲍曼格瑞医学院及圣路易斯大学医院做访问学者、博士后副研究员及客座副教授,从事内毒素对心脏及肝脏的生化毒理学研究。在这里,康格非见识到了世界上前沿的医学科学研究、先进的医学设备,认识了从全世界而来的顶尖医务从业者。


在从事“内毒素休克时心肌及肝脏的功能损害的病理生化机制”研究的同时,康格非也不忘利用休假时间参观美国当地一些比较有名的医学教育基地与医疗机构,有时为了寻找到最先进的手术器械,他甚至可以一天奔走在几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国外先进的学术思想与科研资料手稿垒砌成了一堆小山般高的信件,一封又一封地寄回了国内、寄回了重医……


大女儿康红说道:“父亲去世后多年,书房仍有大量的信件、传真件、复印件和照片,都是他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的学习心得,他希望能对提升国内研究有所帮助”。


“康格非总是很热心地给我们讲解祖国的新变化,只要我们愿意听,讲上一天一夜,他也是停不下来的。”康格非在美的台湾、华侨朋友们说,“每次康格非讲完后,我们都特别想回到祖国,回到这个他口中已经全新的地方。”康格非将对祖国的思念化为一个又一个通宵学习的深夜,在一次又一次黎明中醒来。“明月是故乡”“林茂鸟知归”,他始终惦念着重医,这所由他参与建设的学校。


1981年,当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叶应妩教授与原国家教委和卫生部多次建议国内高校培养急需的医学检验高级人才。1983年,重医老院长钱惪教授、副院长李宗明教授先后给康格非去信,信中只言片语却字字恳切。国内医学检验系创建的新举措与康格非在美国学习到的创新理念不谋而合,加之纡郁游子情,“回国”已经成了他脑海中唯一的念头。随即,康格非便回信应诺钱惪教授,“我会按照卫生部在重医新办医学检验专业的指示,立刻着手回校事宜。”


1983年,陈宏础(左一)、康格非(右一)接待卫生部临检中心主任叶应妩教授(中间)


回国前夕,康格非的同事、好友分别都来挽留劝说他:“美国的工作条件好,可多出些成果”,“即使要回去也可以缓一段时间”;有的开玩笑地提醒他:“从笼中飞出的小鸟再飞回去,今后不易出来了。”但是他们哪里知道,康格非是为了祖国的建设去美国访问学习的。“我的事业归根到底还是在中国,我相信今后工作需要时,还会有机会和朋友们相见。”从此,美国少了一名优秀的临床生化研究员,而重医多了一位医学检验新天地的拓荒者。









由零开始,走向辉煌







1983年12月,回国后的康格非被重庆医学院任命为医学检验系主任,由此开启了他实现理想的全面建设之路。


重新回到这片土地,让康格非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希望。当时国内高等教育并无医学检验专业,康格非和同事们需要打破这个“0”的记录。又一段新的征程在脚下展开,即使知道前路坎坷,也唯有前行。


当时学校调拨了同是上医迁来的严怡怡、王霞文、胡宏、黄宗干等专家,与康格非一起负责医学检验系筹建事宜,并成立了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和免疫、实验诊断学、血液学等教研室,各位专家亲自编写教材。1984年陆续引进张德纯、卢贤瑜、尹一兵、马志如、罗春丽和冯文莉等充实教师队伍。回忆起那段创建岁月,和康格非一起战斗过的同事总是面带微笑,想来是他们共同走过的那段艰难又光辉的岁月,经过时间的洗礼反而愈见清晰。


1988年5月举办西部地区检验科主任学习班(前排右五为康格非)


当年的检验系副主任陈宏础教授,提起康格非忍不住称赞:“他从国外学成归来,非常有头脑,非常有前瞻性,非常有创意,思维很活跃”。康格非将国外先进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理念运用在医学检验系的创建上,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到教材选择,从国内外联系到交流业务,医学检验系创建的各项工作,康格非都考虑得仔仔细细,事事亲力亲为。


几乎所有的人提到当年康格非创建医学检验系都会第一时间提及他的专业建设理念:检验医师,这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新概念。一直以来,康格非都认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应该固步自封在实验室,而是要能够和临床医生一样并肩作战于救死扶伤的第一现场。


他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实验室诊断和检验技术为主线的医学检验专业两翼发展的新思路,着手开创了“检验仪器学”“生物分析化学”等新学科。而“检验医师”这个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在当时非常具有创新性,很多从这里毕业的学生都引以自豪,他们在其中受益良多。202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医科大学开展检验医师培养改革试点,设立“检验医师培养实验班”,加快加紧检验医师紧缺人才培养。至此,“检验医师”的理念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并将逐步向这个专业普及,而此时,距离康格非提出这个概念已经过去了三十年。


“我们觉得康格非教授像‘神人’一样,他的理论总是那么富有前瞻性与创新性。”重医检验系第三任系主任尹一兵说道,“以‘检验医师’为抓手,坚持‘两翼’相结合的培养理念,我和涂植光教授都非常认可,也非常敬佩康格非教授对检验系的无私奉献。”医学检验专业建设之路不是越走越窄,而是越来越宽,康格非坚持对内、对外两手抓,从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聘任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国内外联系和交流业务等方面入手,对医学检验系开始大刀阔斧的建设和改革,他创新性地首开“毕业论文答辩+文献检索”的实习毕业要求,从最初的由数学、化学、生化等基础课教师来建立有特点的课程,到后来开设新的检验方法、建设分子诊断实验室……正是有康格非、陈宏础、涂植光、尹一兵等几代系领导“传帮带”般的守望传承,一个又一个新概念的创新实践,医学检验系才能在不断更新向前中实现新的发展。


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带头人(中间为康格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要有远见,但不要有私心,奋斗才会有乐趣。”康格非自勉道,在医学检验的这片天地里,他最终迎来了理想开花的乐土。1983年医学检验系开办第一届专科班,随后在1984年招收首届五年制本科生。面对新专业教学没有教材的窘况,康格非组织动员师生把自己当初从国外带回来的外文原版教材翻译起来用。后来他又组织动员成立高校理事会,联合同行、同专业高校一道编写教材,探究学科问题。直至今天,他带领同仁编写的教材《临床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年首版)多次翻印,成为后续教材修订的基础。


可是,改革的道路总归是艰难的,由于初建医学检验系,吃紧的资金让建设的很多环节都不得不缩减甚至取消。但对于向先进学习,康格非始终都不愿意懈怠。为了了解国际上其他国家检验医学的建设发展情况,康格非和时任副主任的陈宏础便来到了日本杏林大学考察,“当时我们的资金非常紧张,康格非教授说,吃不饱不怕、能垫垫肚子就行;睡不暖不怕、可以躺一会儿就成。”陈宏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感慨万千,“访问日本的那个月,我们两个人一共只有60美金的零花钱,包括一些日常的花销与交通费用。我们没有这么多经费,整整一个月,为了节约,我们的晚饭全是当地最便宜的牛奶和面包。”


康格非教授(右一)、陈宏础教授(左一)在日本杏林大学访问


访日回国后,康格非认识到了医学检验系建设的新困境:建设管理人才缺乏就像房子没有主心骨;而国际交流不够又往往导致国内医学检验人面对日新月异的医学知识如井底之蛙。于是,新一轮的改革正在大刀阔斧地走来。康格非鼓励医学检验系教师多去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如美国芝加哥全美实验生物科学会、新加坡国际生化会议等,尽可能接触最前沿的检验医学知识。为了能改善办学条件,康格非积极与国外联系合作,在1985年获得卫生部批准的香港华夏基金会100万元港币资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奠定了一批教学基础设施。1986年,他又为重医争取到22万美金世界银行贷款,供教学使用的设备和精密仪器达到人民币300万元,学生人均占有1.2万元,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温和”是康格非身上一个显著的标签,无论是他的家人还是他的同事,都不约而同的提及到这个词,和他交往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如沐春风般的待人接物方式,这种性格无疑在建系初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更多人是奔着一种“希望”而来。涂植光教授回忆说:“康格非教授当时邀请我来检验系,我当时也刚从国外回来,他和我的谈话也不长,他谈了检验专业建设理念,并对我说,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才能,大胆尝试、放手去做。对我而言,康格非教授的这一席话无疑是点亮了我的希望,我也觉得重医检验系大有可为、一片光明。”就这样,一批又一批满怀希望与理想的青年加入到了这支建设大部队,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为了共同的医学理想结合在一起,守望相助。


2001年,已临近退休的康格非教授亳不犹豫收拾行囊,陪着当时的系领导涂植光教授、尹一兵教授去北京参加国家重点学科答辩。即便最后答辩他根本无法进入现场,只能默默的等待在场外,但他从未远离。


多年来,重医检验系建设筚路蓝缕,从1984年4月起教育部批准重庆医学院建立医学检验系,康格非和检验系的同事们一起,一步一个脚印把医学检验专业推向新的高度:国家级重点学科、全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校际协会理事长单位、全国最早的博士授权点……这些成绩是康格非和检验系同事一点一滴积极改革、开拓进取的躬亲实践,是一代代上医人“正谊明道”投身于西部建设的率先垂范!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康格非欣慰地看着自己的理想在重医这片热土上一点一点的开出花来。









为学生播下理想的种子






“我们重医检验专业的毕业生很受欢迎”,很多从这里走出的学生总是自豪的说。“很多医院对于重医检验专业毕业生都是免试入职”,足以看出“重医检验”这块金字招牌在业界已经闪闪发光。而这一切与康格非在医学检验专业培养学生的理念密切相关。


他对待学生非常严格,希望倾其所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含量。“理念要过硬,实践更要强”,这是他青年时期在上医学习经验的潜移默化,所以检验专业课程很多,要求也非常之高。“有时候我们也会抱怨课程太多太难,学起来太辛苦,但是康老师总会很耐心地疏导我们,我记得他有一回专门召集我们开会疏导情绪。”康格非的第一届学生说道,“但是,疏导归疏导,康老师的要求并不会因此降低。”


康格非(中间)指导学生


从国外考察回来的康格非很注重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对英语非常重视。检验系是最早统一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专业,而且在他开设的《专业英语》课堂上,学生会扮演成“正在哭泣的肝脏”“不断变形的细菌”“等待检验的小白鼠”等形象出现,这是康格非独特的教学方法,相比于一字一句的照本宣科,康格非更想看到的是学生可以真正地理解新知识。在他的课堂上,常常是学生爆满,甚至还有其他专业的学生,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而在检验系的英语戏剧节的舞台上,晦涩难懂的医学词语化身形象人物,带来另一波学习英语的高潮,在他的支持下,重医检验专业学生“英语戏剧节”变成了一个保留节目,每年都举行,“梅里埃公司来观看了学生的‘英语戏剧节’后,招了7、8个学生入职,他们说,看了这个(戏剧节)后,每个学生都想要。”尹一兵教授回忆说。


另外,康格非也非常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早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普及之前,他便动员重医检验系全系学生都去参加,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当时过级的学生们毕业后正好遇见设备仪器的数字化转型,扎实的计算机功底让他们跟上了时代转型的快车,“我真的非常感谢当时康老师的这个要求,让我的人生多了一些机遇。”当年的学生总是心怀感激。


康格非(中间)指导博士研究生


为了办好重医医学检验系,康格非主动带头加强与国外的联系,鼓励重医教师参加国际交流,先后与世界卫生组织及美、日、法、加拿大等国外三十个医学院及学会建立了联系。早在80年代,他就积极邀请美国临床生化学会休斯顿贝勒医学院生化博士欧清南等人来重医举办全国临床生化师资讲习班,让80余名重医师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学员共同学习、相互探讨,“讲座是在检验大楼的二楼,阶梯教室里面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就连过道都坐满了人。”曾经的同学回忆道,“当时我们真的太渴望新知识了,而重医检验系能给予我们新的视角。”这是检验系医学生的真实心声,那段为理想而激情奋斗的岁月也不知不觉成为了历史的定格。


一次又一次对教学的创新改变都是康格非对这份检验事业饱含深情的表达,几十年来,随着一届又一届毕业学生的远行,绚烂的医学“理想之花”也随之四处绽放……他们中有致力于检验医学研究、攻坚克难的权威专家;有活跃于创新创业、实业兴国的企业家;也有扎根基层、无私为民的基层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人从这里出发,去往英、法、美、德等国学习,带走理想的种子,等待回归生根发芽的一天。这其中,就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84级的杨正林。


1984级首届五年制毕业生合影









“一家两制”只为热爱






国有“一国两制”,家也有“一家两制”,所谓“一家两制”是康格非和龙婉娱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为了继续重医的检验事业,同时照顾年迈病重的岳父,康格非将一家四口对半分,他和大女儿康红留在重庆,龙婉娱与小女儿康欣迁居香港。


对于康格非而言,西迁来到重庆不仅开辟了事业的的新起点,也在这里遇见了自己的人生伴侣。虽然1957年他们一起乘坐同一艘船来到重庆,但彼时的康格非与龙婉娱并不相识。机缘巧合之下,在一次学校老师的聚会上,两人因为都喜欢跳舞,不知不觉就开始有了交流。


康格非与龙婉娱


多次聚会后,两人彼此都心生好感,“妈妈给我说过,当时她觉得我爸爸特别伟大,爸爸从上海过来的时候,在上海有女友、有房子,有安逸的生活,可他却不远万里,舍弃了这么多来到这个荒芜的地方——重庆,搞医学建设。”康格非的大女儿康红说道,“妈妈一直都很支持爸爸的抱负和理想,支持他出国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支持他留渝完成建设检验系的理想……”


后来,在慢慢的相处中,康格非与龙婉娱总能在一些话题上得到同频共振,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明白对方的意思。他们都是那批乘着溯江大船的“拓荒人”,在重医这片土地上结为连理,为着彼此共同的医学理想矢志不渝地耕耘着……可正在重医医学检验系建设之时,广东暨南大学邀请他们夫妇俩前去任教,龙婉娱考虑到广州离香港近,探视父亲方便,与康格非商量去暨南大学任教,但是这时的康格非却认为不能离开,“重医医学检验系刚刚起步,一切都还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我现在不能走,我不放心。”听了康格非的缘由后,龙婉娱明白了丈夫内心的坚持,她直接联系暨南大学,把事先已寄去的人事档案要了回来,继续在重庆的医学教育工作。


康格非全家福


1988年,本就打消的回港计划毫无征兆地突然来临了,龙婉娱94岁高龄的父亲病重,她不得不回港照顾父亲生活。此时,感情深厚的夫妻两人感到两头为难。如果此时康格非跟随妻子迁居香港,就意味着放弃重医刚刚步入正轨的医学检验事业;如果让妻子独自承担照顾老人的重任,康格非又于心难忍。一时间,康格非左右为难,最后龙婉娱提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一家两制,把一家四口对半分,康格非与大女儿康红留在重庆,龙婉娱与小女儿康辛迁居香港。


一家两制后,即便常年分隔两地,康格非与妻子的感情并没有因距离而逐渐淡薄,双方平时除电话联系外,还定期在香港或重庆团聚。康格非也借此机会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暑假学习班,让检验系的老师和同学获得新的学习渠道。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只在倏忽之间。从少年志气开始萌芽到“理想之花”绚丽绽放,这一路,康格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无畏风雨、破浪前行。他用一生浇灌了这朵绚烂的“理想之花”,也浇灌着他最热爱的检验医学天地。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一项事业的发展要靠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奔赴,驰而不息奋斗。如今,重医检验医学院正在新的征程上阔步向前,一批又一批的重医检验人正在用行动浇灌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理想之花”!


编辑:笪文武  审校:方 琪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