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念珠菌耐药性及机制解读

归去来兮 2023-8-17 03:34 PM 465人围观 医学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真菌。临床以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最常见,非白念珠菌近十年分离比例在增加,其中以热带念珠菌(C. tropicalis)、光滑念珠菌(C. glabrata)、近平滑念珠菌(C. parapsilosis)和克柔念珠菌(C. krusei)较常见。全球念珠菌耐药问题日益引起关注。2019年美国CDC耐药报告中将耳念珠菌(C. auris)列入紧急威胁名单。



真菌耐药流行病学


全球SENTRY监测项目近20年数据(2006~2016)分析显示,常见念珠菌如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氟康唑耐药率均低于10%,其中非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率高于非白念珠菌;棘白菌素类耐药率方面,光滑念珠菌高于白念珠菌和其他非白念珠菌:阿尼芬净1.7%、卡泊芬净3.5%、米卡芬净1.7%。杜克医学中心对2001~2010年收集的313例光滑念珠菌进行了棘白菌素药敏检测,阿尼芬净耐药率从4.9%增至12.3%。
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监测网(CHIF-NET)(2015~2017)数据显示,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仅60%左右(图1),而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率均低于10%。另外,CHIF-NET已监测到棘白菌素耐药的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但两性霉素B耐药少见(图1)。

图1. CHIF-NET15-17监测念珠菌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药物敏感性

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一个由定植、感染到发病的连续过程,多发生于抗细菌药物使用所致多部位、 高强度念珠菌定植,并伴有生理屏障(解剖屏障、功能屏障和微生物屏障)破坏,或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等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抗真菌药物治疗基本原则

选择抗真菌药物时应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首先,应尽可能寻找和明确感染部位,积极开展与其相关的临床合格标本的收集、真菌涂片、培养、真菌G试验等,以期获得微生物学证据,一旦明确致病菌即可根据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患者基础情况、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等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其次,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在病原菌未明确前,可根据患者所在病区病原菌及其耐药流行情况,给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再根据经验性治疗的效果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给药方案。


表2 目前国内已上市抗真菌药物


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可局部用药,全身用药适用于局部用药无效以及发生侵袭性念珠菌病时。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应选择静脉给药,必要时可联合用药,有指征时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同时还应对患者全身各器官(特别是肾脏和肝脏)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由于念珠菌菌种和药敏试验结果各异,治疗药物选择和预后也有所不同,因此菌种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十分重要,如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葡萄牙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天然耐药,光滑念珠菌对常用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对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也有报道,耳念珠菌呈多重耐药。此外,每种抗真菌药物均有其独特的理化特性、PK/PD特点,以及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加之许多真菌感染高危患者常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因此,关注药物间相互作用也极其重要。同时应积极治疗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真菌耐药机制与研究进展


唑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药物外排泵(ATP依赖的转运蛋白超家族ABC和易化扩散载体蛋白超家族MFS)过表达、编码14-a羊毛甾醇去甲基化酶的ERG11改变和ERG11表达升高等。棘白菌素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是编码1,3-β-D-葡聚糖合成酶的基因FKS1/FKS2发生突变,导致对该类药物的亲和力降低。氟胞嘧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胞嘧啶通透酶(FCY2编码)改变;去氨基酶(FCY1)突变。两性霉素B耐药机制相关研究较少,主要机制是作用靶点麦角固醇其合成通路中基因(如ERG2、ERG3、ERG5等)改变后导致细胞膜上主要甾醇成分改变。


  • 热带念珠菌

国内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率持续升高。一项中国全国性多中心研究(87家医院收集3702株热带念珠菌)报告了热带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变化,在9年的监测中,氟康唑耐药率从5.7%上升到31.8%,伏立康唑的耐药率从5.7%上升到29.1%(图2)。靶位点编码基因ERG11的错义突变与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相关;药物外排泵高表达对我国侵袭性热带念珠菌唑类耐药作用不十分重要。

图2. 热带念珠菌耐药情况





本文编辑:小珍

来源: 检验知识搬运工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