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突发!多地医院科室合并,大三甲放弃新院区!大批医护被降薪 ...

归去来兮 2025-8-27 04:32 PM 40人围观 杂谈

 多地医院宣布:整合科室、合并医院


有医护因此遭降薪


在社交媒体上,各地医生纷纷晒出自己医院的不同科室整合搭配,妇产合并到外科、神内神外合并、耳鼻喉和妇产合并、儿科和消化合并,甚至还有4个亚专业外科合并成一个科室的境况。

图源:社交媒体评论区截图


“走了,江湖再见。”一位医务人员在社交平台留下这句话,告别承载她八年青春的医院。她的科室被整体并入一家三甲医院但包括她在内的聘用人员被集体优化,只留下编制人员。幸运的是,医院提供了赔偿,“让大家能够体面地离开”。

除了医院内部推进科室合并,医院之间的合并现象也愈发常见。


自2023年起,这股浪潮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蔓延:福州两大医院牵头整合当地专科医院;宁波两家三甲医院合并组建新院;2024年,宜兴、淄博等地相继出现重量级“医疗合并”。2025年步伐未停,霍邱县两家县医院撤销重组;洛阳两所百年老院合并扩容;佛山三家公立医院整合挂牌新医疗集团。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5年以来,四川、浙江、上海、安徽、河南、内蒙古、甘肃、吉林、广东等多地已发生十余起公立医院合并事件。近三年来,此类整合事件已发生20余起。


某三级医院医护人员透露医院靠借钱发工资;还有自称被拖欠十个月工资者,茫然“等待发落中”


医院合并并非易事,不是 “请客吃饭”。几家医院谋发展的背后,临床医护正面临重组的未知挑战;受三甲医院资源虹吸影响,部分被合并医院的科室还可能被分流。


合并后,部分医院为冲击更高等级评审,要靠引进高水平人才达标。由此带来的明显变化是:不少资深老医生被解聘或未续聘,而医院同时加大对外招聘,尤其侧重从医科大学体系引进高水平人才


三甲医院宣布放弃新院区


分院全面停诊,搬回老院区


8 月 1 日山西省肿瘤医院公告:称基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整体布局规划,全面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南院区全面停诊,全部科室搬迁至主院区并继续诊疗

近年来,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势头正盛,但实际上,从管理制度、团队成本等方面来看,一院多区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山西省肿瘤医院撤回新院区的举措,或将给公立医院踩下一脚一院多区发展的刹车


知名医改专家徐毓才曾表示,“一院多区”可能会遇到多方面问题,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和完善的预案考量,发展过程中也将面临困境。


首先是负债问题,虽国家禁止一院多区建设举债,但地方基建常贪大求高,需慎重考量举债事宜。其次是运营问题,一院多区拆分后,即便大医院也难避免资源稀释摊薄,可能引发管理问题;同时医保控费压力或增大,大医院在相关模式下整合众多医疗机构成 “铁板”,医保对这类 “航母级” 大医院能否有效管控存疑,既因医保专业能力有限,也涉及大医院整合后的管理难度。


大医院求发展,小医院求生


实际上,医院合并大潮背后,隐藏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生存逻辑。


《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立医院需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 年)》更是要求,原则上,到 2025 年末,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举办分院区不得超过 3 个。


跑马圈地、大建新院的时代似乎已然落幕,但医院的发展该如何继续?


一位某东部地区省级卫健委人员表示,在明确不能大肆扩张新院区的情况下,和地方医疗医院合作,或者直接合并,成为三甲医院突破发展空间限制、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新路径。


大医院在合并中做大做强,而另一方面,对于许多非三甲的小医院来说,合并更多是生死攸关下的抉择


根据 2021 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在二级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的背景下,仍有 43.87% 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小鱼能否通过合并成为大鱼,争取提升到三甲或三乙医院,成为不少医院甚至是地方医疗系统的破局之法。


相似的危机,甚至部分三甲医院也并非高枕无忧。


某家刚完成合并的两所三甲医院中,一名医务人员介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一家三甲医院效益并不好。在暴雷之前赶紧合并续一波命,他们的绩效也开始共享了


一位黑龙江省某地卫健委人员表示,还有不少三甲专科医院都在寻求加盟到高校医联体或抱团在同一医联体之中。合并的三甲医院可能越来越多,这一位是医疗体系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型的关键一步


这场整合呈现出鲜明分层:弱势医院为生存而抱团,三甲医院为扩张而兼并。无论路径如何,“通过资源重组破解发展瓶颈”成为共同目标。


来源:丁香园、康知了、中国医院院长等

来源: 检验医学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