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抓紧自查!一地发文:这6类检验人员,全部清退!

归去来兮 2024-5-9 03:29 PM 113人围观 政策



最近,「清退编外人员」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近日,泉州市永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关于清理清退县乡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的通知》,其中提到「卫生系统要在前阶段清理清退的基础上,根据单位工作量大小、人员、岗位分布配置以及核定的职数,继续做好清理清退工作」。

  

图源:永春县政府官网

那么,永春县此次的「清退令」主要限制了哪些人员呢?以下,笔者将重点解释这6种需要被清退的人员:
 

这6类编外人员

全部清退

 


1. 2023年1月份以来未经批准自行聘用的编外人员

永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2023年1月起就开始了编外人员的清退工作,但是部分部门、单位使用编外人员过多过滥,服务窗口编外人员尚未全面清退,个别乡镇和单位未经批准自行雇用或招聘编外人员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不过,医院的编外人员无需过度担心因为这一理由被清退,原因是医院只有在招聘编内人员的时候,需要卫健委的审核批准;编外人员的数量可自行根据需要决定,不需要经过上级的批准。但是,具体措施的实施还是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2. 服务窗口使用的编外人员

  
许多医务人员会问:医院的「服务窗口」是什么?是行政后勤人员吗?

为了方便患者就诊、沟通,医院开设了许多服务病人的窗口,例如门诊大厅的导医台、药房、医保办、医务处、医患关系处理办公室等。

这些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医技、护士、行政,大多数人也是没有编制的编外人员。如果对服务窗口的编外人员进行清退的话,也将会是一大批人。
  

3. 编外人员总数 (含退休返聘人员及劳务派遣人员) 超过所在单位编制总数的10%以上的人员
  
看到这条内容,估计很多医院的编外人员都要瑟瑟发抖了,但是如果要在医疗机构实施,可能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原因就在于,很多医院职工都是没有编制的,合同工和劳务派遣的比例超过50%,医院主要靠编外人员支撑,如果医院的编外人员仅仅比编内人员多10%的话,医院的功能可能会瘫痪。

尤其是那种编制大部分在行政后勤的医院,比如说之前被曝出的黑龙江省某中医院,200余个编制,行政后勤等岗位就占了130多个,像这种情况把没编制的医务人员都清理出去,那这家医院怕是要停止运营了。


4. 现使用编外人员的岗位,已补充正式工作人员的
  
比如说流感高发季,病人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检验科、实验室需要大量的医技人员,呼吸科等科室需要大量的医生护士。为了救急、弥补人员的空缺,很多医院就会降低招聘条件,比如说降低学历要求、降低工作经验要求等。

高峰期过去之后,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手了,或者说很多医务人员是不符合医院的用工要求、无法满足相应的工作需要的,这些编外的医务人员就可能会被清退。

之前就有某医院的检验科人员爆料说,高峰期过后,医院以不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为由,不再续聘,并重新招了符合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要求的博士进来,并把编制给了那位博士。


5. 因阶段性任务聘用的编外人员,在任务完成后的


很多医院为了提高诊疗量、扩大营收,便开始扩建新院区、开展新科室,医院床位数直线上升,需要大量人手投入到新医院、新科室中。但是,改扩建、调增编制床位数,却并未随之调整编制数量。


编制的审核权是掌握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要通过公开统一招考才能有编制,招聘的要求也不是由医院说了算。尤其是部分县级医院,虽有空编,但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所以很多医院就会为了满足人员需求招聘大量的编外人员。


并不是所有的新院区、新科室都能发展起来,科室的业绩一般,甚至出现业绩负增长,就很可能会被合并,这里的编外人员就会被清退。



6. 因正式工作人员请假等原因不在岗聘用的编外人员,在正式工作人员返岗后的

医务人员常常需要各种进修、支援、公派留学等任务,不在岗时间很长,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岗位的医务人员不在岗时,科室就会重新招一些短期的编外人员来顶替岗位,以保证科室的正常运营。

如果此条清退要求用在医疗机构的话,等到这些外派的正式员工回来了,编外人员就会被清退,或者合同到期不再续聘。


多地清退编外

谁来干活?

2023年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到了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要求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湖北十堰、临澧县、哈尔滨等地纷纷制定清除编外人员政策,并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实施。

 


在这次清退编外人员的工作中,医疗行业是重点关注部分。卫健委负责人指出,公立医院编制标准严重滞后且没有落实,编外人员占比较高,目前占到了51%。

医疗岗位专业性强、知识壁垒和技术壁垒高,所以不能像其他行业通过借调、部队转业、转岗等形式解决,导致医疗行业尤其是公立医院存在着大量的合同工和劳务派遣的编外人员。

2023年9月,湖南省湘潭县就因为一下子清退了500名编外人员,引发热议。也有人担心,编外人员往往都是真正干活的人,现在却面临着被清退。如果清退了编外人员,那谁去干活呢?


图源:丁香园



清理编外人员之后

缩编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随着哈尔滨打响了清理编外人员的第一枪;另一方面,各地亦在逐渐缩减事业单位编制,严控入编人员数量。

早在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相继印发文件,指出要「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进行编制管理方式改革,逐步实行备案制,以聘用制等方式形成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去编制化,实行聘用制(合同制))

同时,国家卫健委在《关于优化医疗卫生发展环境,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答复中,「公立医院编制资源必不可少,公立医院编制非但不能弱化,还需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

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的发文,到《建议》的答复可以看出,二者在对编制改革内容上:一方面是要弱化编制,但另一方面要强化编制。那么两者最终哪个会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进行实践呢?

从近几年的医疗机构招聘可以看出,编制的整体数量是在逐渐缩减的,更多的是偏向了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以及临床一些相对收入较低、风险较大、辛苦程度较高的科室,如儿科、ICU、麻醉科、急诊等。而普外科、肿瘤科、内科等基本不再给予相应的编制名额。

所以其改革的方向不难看出,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编制管理,给予基层医疗更多的编制名额,让愿意下基层的医务人员通过给予相应的编制使其留下来;而对于一些特殊科室,则给予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更好的保障(给予编制),让部分紧缺人才专业有医学生愿意去从事。

  


清理编外人员,缩减编制

殊途同归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加剧,全国医疗机构的工作量和需求在不断扩大,拥有编制的人员早已无法满足需求。外,在实际工作中,编制人员数量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浪费和闲置,这种现象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对本应高效快捷的医疗服务直接造成了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医疗行业一直在启动一系列制度改革以及内部管理优化的尝试。例如,创造性的大力发展可延续性非编制职位,进一步加大医务人员招聘力度,加强医务人员的考核与培训力度,提升其技能和服务水平等,这些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成效。


医疗行业的编制缩减和清理编外是医疗改革的必然趋势,你们省份出对应的改革措施了吗?欢迎留言分享。

来源: 丁香人才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