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绿色血清,原因为何?

归去来兮 2025-9-15 03:51 PM 19人围观 医学

 作者:杨丽精1,程宇2

单位: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1.医学检验科;2.全科医学科


前言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开启一天的日常检测工作。四周环绕的仪器发出低频的轰鸣声,样本前处理流水线也一如既往的忙碌着离心、送样、上机,此时在错误区试管架上“吐”出离心不佳需人工处理的样本,黄疸、脂血、溶血样本早已习以为常(见图1),那一抹绿色映入眼帘,患者经历了什么?血清颜色为何与众不同?此刻满脑子问号(见图2),好奇心使然,进一步查询患者病历及其余检测结果,探究血清变绿真相。

图1 常见样本状态:正常、黄疸、脂血、溶血血清

图2 患者血清呈绿色 可能原因如图所示


案例经过


患者:男性,62岁;主诉:反复头晕2余月,加重伴乏力纳差1周。


查体:T:{36.6}℃ P:{85}次/分 R:{21}次/分 BP:{125/80}mmHg,贫血貌。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慢性胃炎病史5余年。


2025年6月16日门诊查血常规 血红蛋白:59g/L、CEA:12.03 ng/mL,收治入院。


入院后初步诊断:1、重度贫血 ; 2、慢性胃炎。


2025年6月17日 8:45主治医师查房后指示及处理:


1.患者重度贫血,伴剑突下压痛,伴CEA升高,待病情稳定,拟完善贫血检测、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网织红细胞计数。


2.今日复查血常规,患者血色素仍低,拟申请悬浮红细胞输血治疗。


3.余治疗同前,续观病情变化。


2025年6月17日实验室检测结果示:糖类抗原199: 3704.62 IU/mL,贫血检测、甲状腺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甲胎蛋白检测结果均正常 。


当日11:14接检验科技师电话:患者血清为绿色,与正常血清颜色相较截然不同,结合患者病史、用药史及现有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得出:


无特殊用药排除药物染色、与患者沟通非素食主义者、排除高雌激素及甲亢引起铜蓝蛋白升高、肝功能正常排除胆汁淤滞引起铜蓝蛋白升高、患者无血流感染迹象排除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血清变绿、为患者加做类风湿因子阴性,


依据CEA和糖类抗原199异常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在胃肿瘤检出方面有较高特异性,因此考虑患者血清变绿可能与肿瘤相关,建议医师为患者完善胃部肿瘤标志物检查。


医师接受建议后为患者安排胃肠镜及胸部CT检查。


2025年6月18日 13:54补充诊断:1.胃底新生物:性质?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食管静脉瘤;4.结肠、直肠多发性息肉。


胸部CT提示胰腺占位性病变,补充辅助检查:上腹部平扫+增强。


2025年6月19日 11:18影像学结果考虑胰尾部恶性肿瘤,侵犯胃、脾脏、左肾、左侧肾上腺。2025年6月20日病理诊断;“胃底新生物”为肿瘤,7月2日免疫组化检测示查见低分化癌。


修正诊断:1.重度贫血;2.上消化道出血;3.胰腺恶性肿瘤伴多发转移(腹部CT提示胰腺恶性肿瘤,胃镜新生物活检提示肿瘤,免疫组化检测示查见低分化癌,故考虑诊断)。


请肿瘤科和普外科会诊后,无手术指征,建议患者转肿瘤科抗肿瘤治疗。


案例分析


检验案例分析:


检验技师分析思路展示如下:绿色血清可能因以下几种原因所致:


1、绿色血清也见于服用某些药物或示踪剂。一例64岁乳腺癌女性患者由于服用专利蓝后血液样本呈绿色,且用于淋巴管造影的示踪剂异硫蓝可造成医源性绿色血浆,同时尿液呈蓝绿色,可持续24~48h[1]。


2、血流感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血液可能会出现绿色)。


3、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皮肤、巩膜、血浆、尿液和腹水都可呈现出绿色,这可能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BVR-A基因的遗传缺陷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引起有关[2]。


4、长期素食主义者。


5、血清铜蓝蛋白显著增加,铜蓝蛋白是一种含铜的α2糖蛋白,由肝脏合成,为体内铜分布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急性期反应标志物[3]。


铜蓝蛋白本身呈蓝色,随着铜蓝蛋白的升高,蓝色与淡黄色血清颜色碰撞后,最终使血清颜色呈现为绿色。引起铜蓝蛋白升高的原因常见以下几种:


①.采用口服避孕药及怀孕等均可导致雌激素增高,进而引起铜蓝蛋白显著增加[3]。


②.甲状腺功能亢进、尘肺、结核病等重症感染、恶性肿瘤、胆汁淤积等疾病也可引起铜蓝蛋白的升高[3]。


③.采用激素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患者体内的铜蓝蛋白会升高,尤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4]。


患者实验室检测结果(见图3、4、5、6)如下:

图3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CA199 显著升高

图4 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CEA 中度升高

图5 甲状腺检测结果无异常

图6 肝功能检测结果无明显异常


查看患者用药史,患者初次入院,采血前并未使用药物治疗,与患者电话沟通也并非素食主义者,也无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临床症状,为患者加做类风湿因子2.4 IU/mL(参考范围0-14 IU/mL)。


综合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患者此次血清为绿色的原因可能是铜蓝蛋白升高所致,而铜蓝蛋白升高的原因可能是患者罹患胃部肿瘤。随后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建议完善胃癌筛查(见图7)。

图7 综合推理后实验室给出临床建议


由于科室未开展铜蓝蛋白检测项目,为验证其推理,将样本送去上级医院检测,铜蓝蛋白(CER):706 mg/L(参考范围:220-580 mg/L),异常升高(见图8)。

图8 铜蓝蛋白检测结果异常升高


临床案例分析:


患者以门诊查血常规 血红蛋白:59g/L、CEA:12.03 ng/mL,收治入院。初步诊断:1、重度贫血 2、慢性胃炎。


随后查找患者重度贫血的原因,在检验技师的协助下,结合患者肿瘤标志物异常且患者有解黑便史,完善电子食管—胃—十二指肠镜及胸部CT检查。


最终诊断患者系胰腺恶性肿瘤伴多发转移(腹部CT提示胰腺恶性肿瘤,胃镜新生物活检提示肿瘤,免疫组化检测示查见低分化癌)。请肿瘤科和普外科会诊后,无手术指征,建议患者转肿瘤科抗肿瘤治疗。


案例总结


绿色血清是一种罕见的异常现象,可因多种因素引起,本例患者经一一排除原因,综合分析后,最终锁定血清变绿与肿瘤发生有关,经过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印证其推理。检验技师在其中发挥了精准引导的作用,协助医师为患者在短短几日内明确肿瘤发生部位,这一发现对于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经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简单的样本特征也能揭示关键信息,这是检验人员不可忽视的细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样本、数据、临床信息的敏感性,及时发现潜在的相关性,并与临床医生迅速沟通。通过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来验证我们的推理,最终为患者提供精确的指导,减少疾病诊断过程中的弯路。


此外,此案例也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实验室大门从未切断检验技师与临床医师的紧密配合,主动沟通使得诊断过程更为高效和准确。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加强团队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病例,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此案例也提醒我们,医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学习的领域,我们应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专业审核:


乔永超(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杨汶士(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Berglund D, Lindvall P, Lubenow N.Green plasma[J].Transfusion,2015, 55(2):245-245.

[2]Mats Gåfvels,Petra Holmström, Somell A ,et al.A novel mutation in the biliverdin reductase-A gene combined with liver cirrhosis results in hyperbiliverdinaemia (green jaundice)[J].Liver International,2010, 29(7):1116-1124.

[3]熊依军.16例血浆呈淡绿色的调查分析[J].输血通讯,1997 (6):17-17.

[4]Nabil Elkassabany, Geralyn Meny, Rafael Doria, et al. Green plasma-revisited[J].Anesthesiology, 2008,108(4):764-5.

来源: 数智检验医学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