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国家卫健委再度明确,这一检验项目免费做!

归去来兮 2025-9-12 03:59 PM 13人围观 政策

 9月1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

·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动老年健康服务再升级。在健康管理方面,目前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约1.4亿人次健康管理服务。2025年,在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中增加了胸部数字X线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提供认知功能初筛检查,推进根据老年人年龄和健康状况等提供分级分类的健康服务。

其实,早在6月26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就指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增加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老年人体检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第3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到所在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体检1次,规定项目的体检费用均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全额承担。这就意味着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具备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能力。


本次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纳入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标志着我国糖尿病防控从“血糖值管控”转向“长期血糖水平管理”,体现了对糖尿病早期风险筛查的重视。


国家多次发文点名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被重点关注!

·

事实上,包括上文2次提到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相关内容,这已经是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近期第4次获得国家层面的关注。


2024年10月17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第一批)的通知》,要求针对血栓弹力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B型钠尿肽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4个检验项目,进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从各地文件看,治理目标统一为30元,最高降幅达70%。

2024年8月2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糖化血红蛋白,您一周被测了几次?》一文,引发广泛关注。国家医保局运用大数据对2023年以来部分定点医疗机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情况展开筛查分析,发现一批疑似过度检查线索并下发各地核查。


截至文章发布之日,各地医保部门通过核查线索、组织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等多种方式已经追回医保基金近6000万元,约谈定点医疗机构5183家次,协议处理3695家次,行政处罚240家次。

除此之外, 近年来,国家多项指南多次提到糖化血红蛋白: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了修订,发布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指南提出,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并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标准。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建议,有必要对老年人进行血糖与HbA1c的筛查,加强对老年人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等)。

《中国妊娠期糖尿病母儿共同管理指南(2024版)》提出,推荐HbA1c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初次评估,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孕妇推荐每2个月检测1次。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提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HbA1c,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1次。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将“糖化血红蛋白”首次正式纳入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中,糖化血红蛋白≥6.5%可作为确诊糖尿病的依据。同时,指南也将糖化血红蛋白>7.0%作为评估高血糖患者能否进行代谢手术的条件之一。

·


糖化血红蛋白


检测底线与过度检查


国家层面点名具体检验项目的情况本就少见,更不用说连续多次了。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到底有什么“魔力”?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主要指葡萄糖)通过非酶反应相结合的产物,结构较为稳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需要静脉采血,是常用的血糖监测指标,临床上对糖尿病诊断很有必要。


怎样算“糖化血红蛋白”过度检查?


与常规的血糖测定不同,形成糖化血红蛋白的非酶反应一般具有持续、缓慢、不可逆的特点,其含量是由过去的而非即时的血糖浓度决定的,临床上可有效反映患者在抽血检验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一般情况下,同一医疗机构对同一病人在短期内多次收费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就如同在一天内多次收费测量同一患者的身高一样,临床意义不大,套取医保基金的嫌疑很大。


法律对过度检查有哪些规定?


定点医疗机构过度检查等行为,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造成医保基金的浪费,甚至可能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明确规定,医师不得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治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对定点医药机构违反诊疗规范过度检查的,由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约谈有关负责人;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责令退回,处造成损失金额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定点医药机构暂停相关责任部门6个月以上1年以下涉及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的医药服务。


如广东省陆丰市某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部医师曾*英为近1800名患者过度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检验,涉及金额11.58万元。部分过度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情况如下:

图源:国家医保局


事实上,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HbA1c的检测频率为在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测1次。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国家医保局、体外诊断观察

来源: 检验医学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