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网传检验类立项指南已编制完成,年内发布! 据岭北山人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举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培训会议,会议透露,检验病理类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已经完成编制,正在征求意见中,预计年内发布。 同时,会议还讨论了立项指南落地实施相关工作。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原则上实施技耗分离,未来对于医用耗材的管理,如在挂网环节、耗材价格及限价红线等方面的应对。 其次,针对已经发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对接落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落地后与报销目录如何衔接等内容。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经编制印发33批1640项立项指南。 图源:岭北山人 立项指南编制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实行属地化管理,地方医药价格主管部门自主制定价格项目与水平,致使地区间价格项目数量、内涵、价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医保局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原则,出台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促进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省际间和省域内的相对均衡。 立项指南围绕项目名称、服务产出、价格构成、加收(减收)项、扩展项、计价单元、计价说明8项核心要素,对现行价格项目进行分类整合,旨在将项目价格与操作步骤、诊疗部位等技术细节脱钩,是价值医疗理念的具体实践。 立项指南的出台对各地实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导向。 一是规范统一项目。立项指南原则上以卫生健康部门正式发布制度规范项目为基础,对服务产出相同价格的项目进行整合和优化,终结“同名不同项、同项不同价”乱象。 二是兼容新增项目。立项指南考虑到“一老一小”等人群的特殊医疗诉求,兼顾医疗技术新发展,增设了一批医疗服务项目。 三是强调劳务价值。技耗分离是立项指南的底层设计原则之一,立项指南明确项目价格仅包含技术劳务,通过将原有各领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映射整合,以适宜的价格项目颗粒度突出体现医疗技术劳务价值;耗材成本则通过“负面清单”进行剥离,而医用耗材在“国谈”、“集采”等政策设计下价格得到有效管理,患者医疗负担得以降低。 具体到检验病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其设立思路是以检验、病理为重点,按检验、病理检查方式的服务产出立项。 立项指南 如何影响检验人 虽然已经印发33批《立项指南》,但显然“压轴登场”检验病理类的立项指南一直都是各方关注的重点。 核心原因在于药品和检验检查是医疗机构的2项支柱收入,在取消药品加成之后,检验检查更是医院收入的核心之一。 此番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部门推行的是“价格平移”或“加权平移”策略。从宏观层面来看,医疗服务的收入总量应该是整体持平的。 提高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降低依赖大型设备的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在“腾笼换鸟”的改革思路下,检验检查的收入下降幅度有多大,提高的技术劳务价值维持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这是目前各方关注的重点。 健闻咨询此前撰文,据某检验科负责人测算,其所在检验科的收入将会下降大约30%,但成本是不变的,因此损失的这部分收入几乎都是纯利润,除非检验试剂、耗材等也由医保部门集中采购,把成本价格降下来。 虽然国家不允许医生薪酬与科室收入进行挂钩,但检验科医生的收入也难以避免地受到科室收入的影响。改革注定不可能顾及每个个体医院及学科的具体损益,价格下调对于科室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谁也无法预料。 来源:岭北山人、健文咨询、数智检验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