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次侧又双叒叕凝了?!

归去来兮 2022-7-5 03:46 PM 865人围观 技术


作者 | 孔海瑞

单位 |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01
前  言



各位在输血科工作的同仁应该都清楚咱们平时在工作中最怕遇到什么情况,那就是本来在好好地配血,满心欢喜的等着看结果准备发血却突然发现主侧或者次侧凝了!碰到这样的情况也只能先平复情绪,接下来认真分析可能造成这种现况的原因,努力寻找对策,尽可能给临床一个满意的答复。笔者最近就遭遇了一件这样的“糟心事”,接下来带大家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02
案例经过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上午最忙碌的时刻物流送来了一个血样和一张配血申请单,同时科室的电话铃声也响了起来,感染科的大夫交代此患者贫血严重且可能伴有出血,急需输血改善临床症状。


笔者不敢怠慢,拿出两袋同型血开始进行交叉配血。我们实验室交叉配血一般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分别为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在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加样后,微胶凝柱放进专用孵育箱进行孵育,凝聚胺法试管内加入相应试剂后进行离心涂片镜检。


凝聚胺法试管内在加入重悬液后我暗呼不妙,主侧两个试管内重悬液清晰透亮,未见可疑凝块。次侧两个试管内可见细沙样凝集,镜下则能看到明显的细胞团块,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主次管凝集情况


在观察玻片结果思考凝集原因的同时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结果出来了,与凝聚胺法结果一致,主侧未见凝集与溶血,次侧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微柱凝胶法叉配血主次侧凝集情况


考虑到患者为感染科患者且患有肝病,该类患者体内一般会有清蛋白和球蛋白比例失调,血清蛋白紊乱或者由于部分药品对红细胞表面的zeta电位造成破坏,导致交叉配血时红细胞出现非特异性凝集[1]。将患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后再次进行交叉配血,凝集现象并未消失,结果如图3所示



图3红细胞洗涤后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主次侧凝集情况


联想到复核患者血型时正反定型一致,红细胞涂片未见到异常凝集,可以排除冷凝集,因此暂不考虑交叉配血次侧凝集为非免疫因素造成。既然是免疫因素那就说明供者血清内或者患者体内存在不规则抗体或者自身抗体亦或是药物抗体等一切可以造成次侧凝集的免疫抗体。患者血样在配血开始时已经筛查过不规则抗体,结果为阴性,同时给两位供者的血样加做了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患者及供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实验进行到这一步,我猜大家都已经可以猜到造成次侧凝集的原因了,那就是患者自身红细胞DAT阳性,为了验证这一设想,将患者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结果


至此终于找到了交叉配血次侧凝集的原因,那就是直抗阳性,患者自身因素造成的配血不合。电话通知临床大夫说明情况,大夫暂时取消配血。


03
案例分析



回顾本次案例,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患者自身红细胞直抗阳性造成的次侧凝集。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说明患者的红细胞膜上黏附了自身抗体,这种自身抗体黏附在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膜的性状发生改变。在经过血液循环,经过脾脏的时候,就会被脾脏中的单核巨噬细胞识别并进行吞噬,导致红细胞的溶血破坏。直抗阳性对交叉配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次侧凝集。


研究显示,次侧凝集主要发生在白血病、肿瘤、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及肝胆疾病中,这可能与原发疾病引起机体免疫改变进而激发机体产生自身抗体有关。例如慢粒患者可产生IgM自身抗体[2]。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输血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没有能够及时清除,导致出现次侧凝集及直抗阳性[3]


免疫性患者体内存在高滴度的自身抗体,也可出现直抗阳性现象,肝胆疾病患者常可检出自身抗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也可因病情诱导机体产生自身抗体,造成直抗阳性,出现次侧凝集现象。患者直抗阳性的原因有多种,我们能做的只有认真分析患者病情,找出真正的病因,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


04
总  结



DAT阳性患者由于自身红细胞携带抗体,临床输血时极易产生凝集反应,这就需要在配血过程中加强血清检验,为患者输注同型洗涤红细胞,以减少输血风险。作为输血科成员,我们平时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将完整、有效且真实的结果详细反馈给临床医师。若是实际工作中遇到配血难以成功的情况,应当在第一时间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




参考文献

[1]郑志民. 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9):2.

[2]夏梦岩. 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原因与处理[J]. 华北国防医药, 2007, 19(005):57-59.

[3]王显荣, 李育, 许立,等. 肿瘤患者反复输血对交叉配血的影响[J]. 浙江临床医学, 2004, 6(4):1.



END

来源: 检验医学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