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这样的结果您敢发吗?

面气灵 2019-9-12 10:56 AM 1163人围观 杂谈



引线


审核结果时这样的结果出现在您面前,您敢发吗?



患者男,76岁,因头昏、视物旋转感一天就诊,有既往脑梗史。


结果RBC与HGB比例严重不符,HCT严重偏低,MCH、MCHC异常未计算出数值,仪器提示标本有问题,红细胞粒子分布异常。


处理过程


且看标本


推片玻片上均是粗细不均的颗粒



哦呵!疑似发现“真凶”!看了以上图片“老司机”们是否都想到了,冷凝集!!“标本好冷就凝集” 



那么赶紧“对症下药”一顿猛操作,把标本分为几份(不吃以前的亏,一种方法行不通,再想做标本没了•••)既然怕冷,那么就给它点温暖。



一份标本37℃水浴箱温浴30分钟检测,不行呀,标本离开水浴箱就会有颗粒出现,RBC、HCT偏低,MCH、MCHC仍异常偏高,检测结果不理想啊。



一份标本进行血浆置换,置换之后结果也不是很理想,对于凝集程度较高的样本,需要置换多次,而置换多次吸取血浆可能会吸到血小板层造成血小板丢失。


一份标本进行1:7预稀释检测,把标本与吸取好的仪器原装稀释液同时放到37℃水浴箱温浴,30分钟之后吸取样本加到稀释液中充分混匀立即上机检测,RBC、HGB、HCT、MCH、MCHC结果较理想。


以下为不同处理方法得出的结果比对


该病例凝集程度较高,经过几种方法进行比对之后,结果还是有些差异,建议留取标本进行手工计数,所以合格的检验标本是保证准确结果的前提。


总结


冷凝集对于大多数检验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在平常工作中遇到了还是有人不会处理,虽是老生常谈,但觉得还是分享,希望在遇到时能有一点点帮助。


冷凝集是指由冷凝集素引起的RBC在低温环境下凝集成团的现象,冷凝集反应一般出现在31℃以下,在0~4℃时最强,尤以RBC凝集最为明显[1],冷凝集素是一种多克隆或单克隆自身抗体 , 绝大多数单克隆冷凝集抗体发现于淋巴网状细胞瘤患者,而多克隆冷凝集抗体则多由感染引起,特别是支原体肺炎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冷凝集自身抗体主要是 IgM 完全抗体,少数为免疫球蛋白 G(IgG) 或免疫球蛋白 A(IgA)。IgM 抗体对人红细胞Ⅰ类抗原具有特异性,与其抗原有 10 个结合位点,<30℃抗体可与多个RBC结合后迅速形成血凝块,造成RBC数量明显假性减少,温度提高后凝集可消失[2]。健康人血液中可存在低效价的冷凝集素,其滴度多低于1∶16 [3],当患有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全身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非典型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时,可导致冷凝集素增高,患者血液中冷凝集素增高时,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血细胞分析的结果,所以消除冷凝集对血细胞分析的影响尤其重要。MCHC>380g/L是识别冷凝集干扰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基础指标,异常升高的MCHC降至380g/L以内则是冷凝集干扰被有效纠正的客观指标[1]。


纠正冷凝集干扰血细胞分析的方法有几种,第一:对于一些凝集程度低的冷凝集常采用37℃水浴箱温浴20-30分钟再上机检测,其原理是冷凝集素所致红细胞凝集现象是可逆的,即当温度恢复到37℃时,抗原抗体复合物逐渐解离,凝聚的红细胞随之解聚。第二:对于一些凝集程度较高的冷凝集直接水浴的方法往往无法消除对血细胞分析的影响,常进行血浆置换,将标本以20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层血浆后加入等量血细胞分析仪原装稀释液或者等量生理盐水充分混匀,对于一些效价特别高的可能需要反复进行置换两三次之后再进行检测,多次置换对于量的把控和手法较重要,因在血浆置换过程中会吸取到血小板层易造成血小板丢失[4],多次血浆置换也会造成其他数值的变化,在血浆置换之前最好保留一些标本进行手工计数血小板和白细胞,此次该病例进行置换一次后,再进行温浴30分钟,得出的结果相对来说还算理想。第三:1:7预稀释水浴法,前提是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有预稀释模式,吸取120μL血细胞分析仪原装稀释液加入到一次性未抗凝管中,放到37℃水浴箱温育,最好标本一起温浴,30分钟之后吸取20μL标本加入到装有稀释液的未抗凝管中,充分混匀之后立即进行检测,该病例使用此方法得出的结果较理想。


心得体会


一个不准确的结果对病人来说是致命的,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向也许就是误导,如电视节目律师来了报道的一个案例,一个患者由于EDTA依赖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低,由于一些人员的疏忽误认为患者的血小板是低的,导致了患者花光积蓄多年的求医路,这给予我们一个警钟,作为个检验人,应检验细为先,要做功而不能只做工,学会对异常标本的识别与处理,检验工作平凡而平常,大部分都是正常的,而我们就要在正常之中发现它的不同寻常,并把问题解决,提供给临床一个准确可靠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谭家成,冯霞.MCHC用于识别和纠正冷凝集干扰血细胞分析结果的价值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05):682-683.

[2]张艳萍,邵玲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常规结果的干扰及处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6):82-83.

[3]唐友云,桂满元.冷凝集素对血常规的影响及不同处理方法的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7):2401-2403.

[4]王秀芹,司元全.强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05):617-619.

原作者: 韦毅 ,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检验科 来源: 检验视界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