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一文读懂——瑞氏染色

归去来兮 2024-2-26 04:17 PM 727人围观 科普


血涂片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前需要固定和染色。固定是将细胞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联凝固,以保持细胞原有形态结构不发生变化。染色是使细胞的主要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染上不同的颜色,以便于镜下观察识别。血涂片染色方法大多源自罗氏染色法,常用的有瑞氏(Wright)染色法、吉姆萨染色法。


01
瑞氏染色原理

瑞氏染色法使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合作用,又有物理吸附作用。各种细胞由于其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对染料的亲合力也不一样,因此,染色后各种细胞呈现出各自的染色特点。


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


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亚甲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


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亚甲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嗜中性物质。


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


02
试剂配制

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伊红通常为钠盐,有色部分为阴离子。亚甲蓝 (又名美蓝) 为四甲基硫革染料,有对醒型和邻醒型两种结构。通常为氯盐,即氯化亚甲蓝,有色部分为阳离子。亚甲蓝容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即天青)。将适量伊红、亚甲蓝溶解在甲醇中,即为瑞氏染料。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亚甲蓝和伊红,二是固定细胞形态。


1. 瑞氏染液

1) 瑞氏染料:0.1 g
2) 甲醇 (AR):60.0 mL

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将瑞氏染料放人清洁干燥研钵里,先加少量甲醇,充分研磨使染料溶解,将已溶解的染料倒人棕色试剂瓶中,未溶解的再加少量甲醇研磨,直至染料完全溶解,甲醉全部用完为止,即为瑞氏染液。


配好后放室温,周后即可使用。新配染液效果较差,放置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久置应密封,以免甲醉挥发或氧化成甲酸。染液中也可加中性甘油 2~3 mL,除可防止甲醇过早挥发外,也可使细胞着色清晰。


2. pH 6.8 磷酸盐缓冲液

磷酸二氢钾 (KH2PO4):0.3 g

磷酸氢二钠 (Na2HPO4):0.2 g

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再用蒸馏水加至 100 mL。



03
血涂片的制备

血涂片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方法,应用极广。特别是对各种血液病的诊断有很大价值。但血片制备和染色不良,常使细胞鉴别发生困难,甚至导致错误结论。

常规使用薄血膜退片法,可分为采血、制备血涂片、干燥三个步骤,如下所示:

涂片的厚薄与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间夹角、推片速度、血细胞比容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取血量:

左侧小血滴是5ul的,右侧大血滴是50ul的。

不少资料都在这里犯了错误,比如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第4版都说取0.05ml血(50ul),从上图不难看出,这么多血是不可能制备出良好血涂片的;推荐取5ul左右,最好是不抗凝的静脉血或者手指血;EDTA抗凝血也可用,但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04
染色步骤

1. 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涂片。

2. 用蜡笔在血膜两头画线,然后将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

3. 加瑞氏染液数滴,以覆盖整个血膜为宜,染色约 1 分钟。

4. 滴加约等量的缓冲液与染液混合,室温下染色 5~10 分钟。

5. 用流水冲去染液,待干燥后镜检。


05
注意事项

1.pH值对细胞染色有影响。细胞的各种成分均由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均为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因此,染色时需要注意控制溶液的pH值,以保证染色的准确性。一般来说,使用缓冲液来调整pH值,使其保持在6.8左右。

2.未干透的血膜不能进行染色,否则染色时血膜容易脱落。同时,染色时间的长短与染液浓度、染色时温度及血细胞数量有关。需要根据染液浓度、染色时温度和血细胞数量来调整染色时间。

3.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该用流水冲洗,以防染料沉淀在血膜上。同时,如果血膜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以用甲醇溶解,但需要立即用水冲掉甲醇,以免脱色。

4.如果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需要先加缓冲液,创造良好的染色环境,然后加入染液或染液与缓冲液的混合液。

5.如果染色过深,可以用水冲洗或浸泡水中一定时间来降低染色深度。也可以用甲醇脱色,但需要立即用水冲掉甲醇。

6.当发现染色偏酸或偏碱时,应该更换缓冲液再重染。同时需要注意缓冲液的质量和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7.瑞氏染液的质量好坏可以通过吸光度比值(RA)来评价。一般来说,瑞氏染液的成熟指数以RA=1.3±0.1为宜。如果RA值不符合要求,需要更换新的瑞氏染液或者调整染液的浓度。



06
血涂片染色良好的特征

染色良好的血膜片,外观呈浅红色,红细胞呈粉红色,白细胞核呈暗紫红色, 染色质结构能辨,粒细胞的颗粒呈固有种异颜色。

染色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特别是更换新染料时必须经试染,摸索最佳染色条件。



07
瑞氏染色效果不好原因及解决方法

染色偏淡:可能是由于染液浓度过低、染色时间过短或血膜未完全干燥等原因导致的。解决方法是适当增加染液浓度、延长染色时间或等待血膜完全干燥后再进行染色。
染色偏深:可能是由于染液浓度过高、染色时间过长或缓冲液加入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解决方法是适当降低染液浓度、缩短染色时间或增加缓冲液的加入量。
颜色不均:可能是由于染液搅拌不均匀、染液加入量不均匀或血膜放置不平整等原因导致的。解决方法是确保染液搅拌均匀、加入量均匀分布、血膜放置平整无气泡。
颗粒沉积:可能是由于染料质量差、染液浓度过高或缓冲液加入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解决方法是更换高质量的染料、降低染液浓度或增加缓冲液的加入量。
固定不良:可能是由于固定时间过短或固定剂浓度不足等原因导致的。解决方法是适当延长固定时间或增加固定剂的浓度。
镜检效果差:可能是由于镜检操作不当、显微镜调节不当或血膜制备质量差等原因导致的。解决方法是熟练掌握镜检技巧、正确调节显微镜参数和制备高质量的血膜。

参考文献: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 4 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来源: 检验知识搬运工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