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检验人的“生存法则”

归去来兮 2023-7-24 04:27 PM 286人围观 人物


作者:聪哥谈检验(VX:晞玥检验)

骨感现实教会我的“生存法则”


由于我所待的医院为中医专科的二级医院,从专业角度来看开展的检验项目种类有限,标本量适中。同时,检验科内人数相对于综合同类医院少,存在一人多岗的情况。例如既要做生化又要采血,可能还会做体液的检测。总之,在目前大多数检验同道工作中,兼顾几个岗位或专业组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与大型三级医院内,检验科分组明确,岗位固定的状况截然不同。



除了检验工作之外,一个正规的检验科,还有很多事务性工作,比如:与第三方实验室或者合作医院对账、卫材、耗材、固定资产盘点、院感、消防、业务培训、三基三严、高压灭菌、设备管理、试剂管理等等,一个科室的正常运转,不仅仅是表面上每天按时做几个标本检测保证结果准确,落到科室成员个人身上的隐形任务还有很多


在经历过三级医院检验科工作、省级医院进修以及新实验室建设任务、成为科室管理者之前,我也是一线员工,一切从零开始。初来时总有闪现不完的想法和创意,但是现实很骨感,想法和建议可能在领导面前不值一提。有时来自上级的打击令我怀疑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但如果这时放弃一切又会回到原点。另外,中医医院的临床老医生一般不认同你的检验项目,毕竟“望闻问切”才是中华千年的“瑰宝”,机器出来的结果,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


面对前路尽管看似寸步难行,但推动科室的发展,业务的提升又是本职工作。由此,我认为科室管理者的“生存法则”之一,就是在“改变不了环境的情况下改变自己的思维”,打进“老中医,老专家”内部,用数据明确疾病指征,使其信服。而且老中医专家的门诊病人医从性好,人数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得到他们的支持认可,业务提升的任务也随之迎刃而解。


科室的伙伴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工作经历。以前刚毕业去其他单位应聘时总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年纪越大越“唯唯诺诺”,可能在心中都不敢放出“你不招聘我是你的损失”这种狠话了。现在作为招聘者,认为招一个合适的科室人员必须是业务能力、学习能力强的,甚至细致到性格合适也是必要条件,这时才发现,无形中提高了要求,当年的自己遇到的也是这种情况。多给予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所以,每次开会我都对我的伙伴说:“既然你都来了,就把工作做好,不要干的不开心,何必为难自己”,既然现实不让你有逃离的机会,只要努力前行,总有出头之日。


作为科室负责人,起着承上启下,衔接左右的作用。上级领导命令的传达,下面伙伴诉求的汇报,中间还要紧密联系各科负责人。作为中间力量输出者,让上下左右都满意就是我的工作。当然这都是业务之外的,我同样参与值班、夜班和日常检测等工作。这就是管理者的“生存法则”——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危机意识是检验人的“生存法则”


“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我一直力求向“标准”靠齐,有时觉得很理想化,“小伙伴”们则觉得有点“上纲上线”,因为我总是要求他们把一件事做的很完美。“打工者”心态是很多人的想法,在检验科实验室也同样存在,作为“过来人”我既能理解,也希望并建议他们停止这个想法。毕竟行业的“内卷”有目共睹,即便大家都期望着“躺平”,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若是刚毕业的新人,出现这种心态还算正常;但如果是已经工作5年以上,积累了足够经验,取得了检验师以上的职称,就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而对于那些和我一样有家庭有孩子的检验同道,应该会和我有更强的同理心,持续向上的状态才是一个真正职业的状态,因为收获与付出永远是相应的。

 

除了自己的努力付出,我们工作的检验科甚至医院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很重要,无竞争力、不稳定的医院可能会突然经营困难,或者由于其他因素造成人事变动,这时如果不想成为被“甩掉”的人,只能靠实力来证明。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直干到退休这条路,在如今的社会似乎有点不好走了。



如今检验人员真的要面对很大的“择业”压力。一方面,就业竞争异常激烈,从招聘活动的现场情况来看,除了护理专业,检验专业的应聘人员最多。另一方面,降本增效为医院带来的压力下,“择人”是需要仔细斟酌的事情。作为科室管理者也处在矛盾之中,即使希望新来的人员能够贡献自己无尽的活力、提高工作量,但是可以给予的待遇却捉襟见肘、每况愈下。



自己的“生存法则”和自己的未来


面临未来出路和发展的问题,我建议检验人可以分阶段,作一个自我判断和规划。

对于检验人,工作经历比起在学校的表现更有价值和含金量,因此“开局”的选择更为重要。刚毕业的小伙伴,无工作经验,无职称,既然考试年限未到,那就极力冲上一个高平台,开始默默地付出和忍耐,努力学习和提升,积累经验和资历,聚沙成塔。因为在校园内收获的知识,确实需要到临床继续好好打磨和丰富,从量变到质变,这是“初出茅庐”的生存法则。


已经工作4、5年且业务能力成熟之后,建议可以向专业组长进发,突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比如在形态学方面更有感觉,那就可以在体液细胞形态、血液细胞形态、微生物形态等领域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进修。但如果在每个专业组也都是泛泛而谈,到头来真的只是泯然众人。如果缺少突出的专业优势,同时又恰逢在毫无竞争感的医院检验科里,将面临不进则退的危机,或者换单位的结局,但依然无法解决专业方面的短板。


已经工作了7-8年,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检验人,完全可以向科室管理者进发。因为在这样的经验与能力中体现出的是,各个专业组的业务都很熟练,擅长一点质量控制或者有些实验室管理能力的加持,那就是绝佳的管理人选。沉淀了几年的经验财富,就是你的“生存法则”。例如:去一个毫无竞争力的基层医院是没问题的;或是从一个竞争很激烈的三级医院,转到二级医院当管理者也是水到渠成。因为个人的发展需要抬头看,而岗位是先决内容,毕竟职位的进阶才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收益。


现实大环境下,绝大多数的检验科在医院的地位都属于比较尴尬的。尽管检验科在医院创造了显著的收益,但可能最终被归结为医生的功劳,或者是医院的效应。特别是在很多基层医院,医生本身的水平或者检验室能提供的检测服务就很局限;且恶性循环的是,现在有些偏远的卫生院甚至没有专业检验人员岗位。另外,随着智能化检验的宣传,全自动化设备的普及,检验人更容易被被认为等同于流水线操作工。若不是要求必须专业人员操作,或许都可以让护士代劳(我曾听闻某卫生院直接让护士又做检验,又操作放射和B超)。因此检验人要从自我树立起价值意识,这也是“生存法则”中最重要的一条。


 

现实中,检验专业从五年制改成四年制,从医学学位变成理学学位,究其原因是大势所趋,但对于检验人员的实际感受则是正在走下坡路。病理科、放射科都有医师,但检验人员的医师证并不被认可。走向临床,介绍和疾病息息相关的项目和临床意义,慢慢地引导医生,让他们转变“我们”不只是操作设备的工具人,这需要整个行业戮力同心,共同奋斗。


令检验人可喜的是,尽管现实阻力重重,但已经有很多检验界的领导者在积极的推动检验走向临床,发挥更多价值。而聚焦到我们自己,检验人的“生存法则”更来源于检验者的自我救赎。






【小编感言】尽管检验科的工作对于开展临床诊疗不可或缺,但依旧被临床科室和患者知之甚少;同时,近年来对于检验人员作为医师或技师的发展定位,以及教育培养体系变化以及相关的讨论也在持续。这对于检验工作人员,特别是来自广大基层医疗单位的人员,带来了很多疑虑。关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或是眼下的工作价值,都不应被忽视,且这些才是检验人员找到上升路径,自我成才的积极态度。希望以此篇内容,以检验人亲身成长经历为交流载体,引发思考。







来源: MIR医学仪器与试剂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