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肝功能正常,纤维蛋白原却是危急值,这是为何?

mango524 2023-6-13 02:39 PM 297人围观 科普






作者:吴方 李莹莹 郭勇晖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



前言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 FIB),也称凝血因子Ⅰ(Coagulation factorⅠ,FⅠ),主要由肝脏实质细胞合成,是血液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半衰期为3~5 d,正常血浆浓度为2.0~4.5 g/L。

人体内纤维蛋白原降低分为遗传性及获得性,前者较少见;后者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严重肝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后大出血、大手术、外伤出血等。


案例经过


4月18日值班时,一份异常报告映入笔者眼帘(图1):Fg明显降低,TT延长,PLG也明显降低,余凝血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历史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在4月16日入院时凝血六项尚在正常范围(图2)。


图1 患者4.18异常凝血报告


图2 患者4.16入院时凝血结果


对于这样的结果,笔者首先想到可能是标本凝集引起的结果异常,导致纤维蛋白原被消耗,然而观察标本并无血凝块、溶血、乳糜等异常。逐步排除质控、HCT、离心不佳等影响后,初步判断检测结果正确。







在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更应关注标本背后的患者,通过查看病历,得到以下信息:


病史患者男,63岁。因左耳耳鸣伴听力下降1天入院。


专科检查双侧外耳道壁稍粗糙,左侧外耳道壁可见局部稍有破损及充血,标志欠清,光锥消失,紧张度适中。


初步诊断突发特发性听觉丧失;高血压;2型糖尿病。


于是致电临床医生了解复查凝血的原因。据悉病人暂无出血症状,为缓解耳聋症状,曾于4.16日临时静滴巴曲酶注射液10BU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 。


结合患者病情与临床沟通获得的信息,迅速从众多病因中揪出引起Fg骤降的元凶——巴曲酶。(鉴别诊断如图3所示)


图3 鉴别诊断依据


笔者在寻找到Fg急剧下降的原因且与临床符合后便发送了该凝血结果,临床在收到检验结果后,将治疗方案改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5mg qd。



知识拓展



1、巴曲酶及其作用机制是什么?


巴曲酶为巴西枪蝰蛇毒液提取的丝氨酸蛋白酶单成分制剂。突发性耳聋与微循环障碍有关,巴曲酶主要通过促进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释放、分解纤维蛋白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等,溶解内耳微小血栓,增加外周血管灌注量,改善内耳缺氧缺血状态。此外,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可出现由于缺血缺氧、缺血后在再灌注导致毛细胞及耳内神经进一步受损,巴曲酶可缓解由于缺血缺氧导致的神经损伤,从而改善预后[1]


图4 巴曲酶作用机制


2、突发性耳聋为什么要用巴曲酶,使用之后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巴曲酶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从而达到改善内耳循环的效果。巴曲酶在运用的过程中有出血风险,应该密切关注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2]


在使用剂量上,目前我国突发性耳聋诊疗指南推荐使用首剂10BU+维持剂量5BU的方案。使用时应监测纤维蛋白原浓度,当纤维蛋白原<1.0 g/L时,应及时停药。静脉给药后,巴曲酶可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主要由肝肾代谢,最后大部分经由肾脏排出。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不宜使用巴曲酶进行溶栓治疗[3]

3、其他的药是否也会引起类似的情况?
从本病例中,我们学习到耳鼻喉科常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巴曲酶会引起Fg显著下降。除了巴曲酶以外,血栓栓塞性疾病使用链激酶、尿激酶等溶栓治疗会引起Fg的下降,如急性肺栓塞、急性冠状动脉栓塞和心肌梗死、急性期脑血管栓塞、视网膜动脉栓塞等;据报道,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有降低 Fg 的作用 [4]。此外,邦亭、门冬酰胺酶类、中药复方稳消方、依达拉奉等药物也可引起Fg减少[5] [6][7][8]



总结与体会



当今的医学检验日新月异,检验医学的内容在不断充实、拓宽和深化,检测出的结果信息如何传递到临床科室,同时又如何应用到临床中去,这就要求检验科人员应主动与临床科室相互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给临床医师回报一个合乎患者当时状态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倩滢,钟时勋.巴曲酶在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16(02):239-243.

[2]张坤, 彭梅君.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1, 11(11): 5185-5189

[3]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06);443-447.

[4]刘炜,陈仁杰.巴曲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7.10(31): .1674-5515.

[5]苑林,钟伟国, 邓勤勤,等.长期使用邦亭所致的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机制的初步实验研究

[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 38(17):2401-2403.

[6]史琳琳,章高华.淋巴瘤患者使用培门冬酶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改变情况[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8):47-48.

[7]黄侃,霍清萍,王宇新,彭文波,梁芳.稳消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FIB、D-二聚体及血黏度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0(04):18-21.

[8]吴莉.依达拉奉治疗高龄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8,3(13):43-46.

End


原作者: 检验视界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