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脑洞最大的血气分析解读,狗血剧情帮我把零散知识点都记住了! ...

归去来兮 2022-1-6 04:54 PM 2584人围观 科普

作者:周逢源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前面我们学习血气分析提到了酸碱平衡,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碳酸氢根离子(HCO3-)是伉俪情深,难分难舍。


血气除了酸碱平衡,还有几个很重要的指标,今天就来介绍下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对逢场作戏的塑料爱情



01


什么是氧分压?


 

氧分压: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 O所产生的压力,是判断机体是否缺氧的重要指标。


 

参考范围:75 ~ 100 mmHg(记忆:气我到一百分)


确认过眼神,还是血气家的。

 


当氧分压 < 60 mmHg 时提示呼吸功能衰竭,当氧分压 < 30 mmHg 时,可危及生命。



02


什么是氧饱和度?



氧饱和度(SO2是指血液在一定的 PO下,氧合血红蛋白(HbO2)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参考范围:95 ~ 98%(这个就不用记啦)

 

氧合血红蛋白:顾名思义就是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一种物质。


 

但是氧和血红蛋白是一对塑料夫妻,他们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是可逆的,在某些情况下是会离婚的,离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氧饱和度。

 



03


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关系


 

因为氧和血红蛋白这塑料的关系,所以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有一条 S 形的氧离曲线。


图:氧离

 

这条 曲线,之所以会成为这样的的关系,还是需要从氧和血红蛋白这糟心的「联姻」说起。



氧和血红蛋白的结合并非纯粹的相爱,是因为迫于氧他们家强大的势力。


 

当血红蛋白和氧一起远走高飞,氧他们家压力逐渐势微,血红蛋白就迫不及待踢掉氧这个累赘。


 

然后独自美丽~



 


04


这条曲线有什么生理意义?



首先氧离曲线的上段相当于 PO(60 ~ 100 mmHg),这段曲线较平坦,表明 PO的变化对 Hb 氧饱和度影响不大,使得即使患者在轻微缺氧时,氧饱和度不至于降得太快。

 


氧离曲线的中段曲线较陡,相当于(40 ~ 60 mmHg),是 HbO释放 O的部分。当氧分压低于 60 mmHg 时,血红蛋白开始解离出氧气,并随着氧分压降低,解离速度加快。



氧离曲线的下段相当于(15 ~ 40 mmHg),也是 HbO与 O解离的部分,是曲线坡度最陡的一段,PO稍降,HbO就可大大下降,这样的变化可大大提高组织对氧的利用率(接盘)。




05


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因为氧和血红蛋白的这种关系。

 

当血液经过肺循环的时候,氧分压最高,以迫使血红蛋白与氧结合,使血红蛋白携带氧气进入体循环。

 

当从动脉经流向静脉的时候(体循环),氧分压逐渐减低,以携氧的血红蛋白与氧解离,方便组织接盘利用氧。

 

因此动脉血的氧分压会远高于静脉血,且氧饱和度越高,血液的颜色越鲜艳。


 

所以在进行血气分析遇到氧分压极低的情况时,需要确认是否存在混入静脉血的可能,也可从颜色进行简单的判断。



06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主要有 PH、2,3-DPG、温度、PCO2(注:2,3-DPG是红细胞无氧糖酵解的产物

 

 图:氧离曲线左移和右移

 

P50:使 Hb 氧饱和度达 50% 时的氧分压,表示 Hb 对 O亲和力。


氧离曲线左移:表明使 Hb 氧饱和度达 50% 时的氧分压下降(P50↓),表明Hb 对 O亲和力增加。


氧离曲线右移:表明使 Hb 氧饱和度达 50% 时的氧分压增高(P50↑),表明 Hb 对 O亲和力减弱。

 

1.导致曲线左移:pH↑、2,3-DPG↓、温度↓、PCO2

2.导致曲线右移:pH↓、2,3-DPG↑、温度↑、PCO2

 

记忆方法:将 pH 换成 H+,就可变成:

1.曲线左移:H+↓、2,3-DPG↓、温度↓、PCO2

2.曲线右移:H+↑、2,3-DPG↑、温度↑、PCO2


这样影响因素的变化就变成同向了,左为负,右为正。

 


07


呼吸衰竭



前面提到,当氧分压小于 60 mmHg 的时候,氧合血红蛋白开始离婚。

 

所以,PO2 < 60 mmHg,提示呼吸功能衰竭。

 

(1)如果只有 PO2 < 60 mmHg,则为 I 型呼衰,主要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

 

(2)如果 PO2 < 60 mmHg,且 PCO> 50 mm Hg,则为 II 型呼衰,主要见于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 O和 CO潴留。


参考文献:
[1] 府伟灵,徐克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五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


来源: 检验时间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