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核酸检测混检降至15元!疫情红利还能“吃”多久?

归去来兮 2021-3-17 04:14 PM 1736人围观 杂谈


临近春节时,国家卫健委出台的“春节返乡核酸检测政策”将本就火热的体外诊断市场再次引爆,核酸检测也迎来井喷式的爆发。
有网友调侃“小时候,乡愁是一张火车票,如今,乡愁是一张阴性报告。”

3月16日零时起,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明确表示,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进返京不再需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满7天、满14天也不再进行核酸检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变化,往日一号难求的核酸检测门诊如今也变得很容易预约,甚至很多检测点只有寥寥数人排队……


毫无疑问,随着国内国际疫情的趋缓、疫苗接种人群的普及和检测试剂集采范围的扩大,在核酸检测需求市场缩减的同时,检测价格或将持续走低。



北京朝阳医院排队做核酸检测的人数骤减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价格“屡创新低”


2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的通知》指出,鼓励同时提供单样检测和混样检测服务,供群众自行选择,并在醒目位置公示核酸检测价格。原则上,来自低风险地区的群众可进行10:1混样检测,中风险地区可进行5:1混样检测,高风险地区及重点人群须1:1单样检测。

核酸检测服务费用主要包括试剂成本、实验室人工成本、配送费用及其他费用,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目前,北京市约有30余家机构针对个人或团队开放了混样检测。根据北京市医保局规定,5:1混样检测,收费不高于30元;10:1混样检测,收费不高于20元;单样检测价格不得超过80元/次

天津、河北、山西、辽宁、江苏等省市,也分别在1月至3月间出台政策,均将核酸检测价格下调,与北京一致。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全国单检费用广东省最低,已降至60元/次,10样本混检费用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与福建省最低,仅为15元/次

早在2020年5月,广东省就率先组织6省联盟开展新冠核酸试剂盒集采,并实施检测服务“技耗分离”定价。此后,广东再次牵头组织11省联盟开展新冠配套产品集采,通过两次集中采购腾出降价空间,让医疗机构、医保基金和群众三方互利互惠。


考验企业成本控制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内催生了大量生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厂家出现,目前A股中从事这类业务的上市公司就有迈克生物、达安基因、之江生物、圣湘生物、东方生物、华大基因等。

据科创板发布的2020年“成绩单”显示,营收增长率与利润增长率排行榜的前三甲均被“新冠检测企业”占据,分别是圣湘生物、东方生物、之江生物,三家企业的利润增长率高达65倍、20倍和17倍。

在2020年,不少核酸检测试剂厂家的试剂收入构成了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以之江生物为例,作为首批获得新冠核酸试剂注册证的企业,其2020年1~6月、2020年1~9月新冠检测试剂销售收入分别达到 4.77亿元、7.56亿元,核酸提取试剂销售收入也分别达到 6039.60 万元、2.46亿元,两者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66.22%、71.31%。
虽然试剂收入大增,但企业的销售毛利率有呈现季度环比下滑趋势,如硕世生物的销售毛利率也从2020年中报的84.06%下降至2020年三季报的81.44%。试剂销售毛利率下降,除了行业竞争加大外,集中采购政策的推行或是直接的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新冠疫情趋缓、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科创板上市企业中已有部分公司开始出现业绩下滑和亏损。种种迹象表明,相关的生产厂家成本控制能力将面临严苛的考验。


疫情红利能“吃”多久?

疫情是危机,也是大考。疫情带来的红利究竟能持续多久?对于体外诊断企业来说,未来疫情“常态化”下又该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
当前,我国仍然是全球体外诊断试剂人均消费较低的国家之一。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138.8亿元,2020年为242.8亿元,与2016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相比,仅占全球市场的份额3.31%,但我国人口占到全球人口的20%左右。潜在人均消费能力决定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普涨后,目前,体外诊断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渐渐趋于同质化。虽然新冠疫情给体外诊断行业带来了巨大机遇,但疫情迟早会散去,投资者在评估企业时,或会去除疫情因素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而更关注企业的效率提升、大规模自动化、快速便携性产品的开发等。疫情不会改变资本的投资方向,投资者看重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简言之,疫情对体外诊断企业的影响其实有利也有弊,虽然检测试剂需求大大增长,但当企业完全关注疫情需求时,其他领域则无暇顾及。
在医保控费背景下,企业过往“销售为王”的成长模式需向“产品为王”方向转化,能够提供优质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虽然国内市场外资产品的占比较大,但随着国家多次政策的发布和对国产化替代的支持,也为中国本土体外诊断企业的崛起提供了充足空间。后疫情时代,谁能收获丰厚的果实,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 MIR医学仪器与试剂 | 作者:井雨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