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是最主要的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MP感染潜伏期1-3周,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肺部早期体征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音降低和干、湿性啰音。 MP感染的确诊依赖于病原学检测。金标准是采集咽拭子、咽喉或气管吸出物、胸腔穿刺液或肺泡灌洗液等标本送检MP培养,但MP培养条件苛刻,生长缓慢,缺乏早期诊断价值。 核酸检测包括 MP-DNA或MP-RNA 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高,适用于MPP的早期诊断,目前被临床广泛采用,但要注意MP-DNA不依赖MP是否成活,所以阳性结果无法区分是急性感染、无症状感染和感染后的持续携带,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血清学检测是我国目前临床诊断 MP感染的常用方法,颗粒凝集法(PA法)检测单份血清MP-IgM 抗体滴度≥1:160对 MP近期感染或急性感染有诊断价值;恢复期和急性期双份血清 MP-IgM或IgG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增高或减低时,同样可以确诊为 MP感染。血清学检查结果受病程的影响,MP抗体多在感染后1周左右呈阳性,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产生抗体的能力较低,可能出现假阴性。
①痰液:用无菌5mL玻璃管取受检者肺深部咳出痰液1-3mL,密封送检;婴幼儿用密闭容器与无菌吸痰器相连,吸取痰液,密封送检。 ②肺及支气管灌洗液:用无菌5mL玻璃管收集灌洗液1-3mL,密封送检。 ③咽拭子:用棉拭子取咽部分泌物,将棉拭子置入无菌玻璃管,密封送检。 2、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试验:促凝管(红盖管)5ml血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