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胶体金试剂,怎么样做质控 ?

小博士 2025-11-4 05:58 PM 12人围观 医学

胶体金试剂质量控制

 1、实验室应用中的质控要点

(一)试剂验收与储存管理

入库检查

核对医疗器械注册证号,确认说明书包含操作步骤、结果判读标准及质控要求。外观检查:试纸条无变形、污损,铝箔袋密封完好,有效期剩余≥6 个月。

环境控制

储存条件:2-30℃避光干燥,避免与挥发性化学品共存。定期监测冰箱温度(若需冷藏),波动≤±1℃。先进先出:按批号使用,不同批号试剂不可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二)室内质控(IQC)与室间质评(EQA

每日质控流程

双质控品检测

使用阴性质控品(健康人血清)和阳性质控品(已知浓度样本),要求阴性质控仅 C 线显色,阳性质控 C、T 线均显色。

失控处理

若出现假阳性 / 假阴性,立即停用该批次试剂,排查原因(如试剂失效、加样错误),并记录于质控台账。

数据分析与改进

绘制 Levey-Jennings 质控图,监测批间 / 批内变异系数(CV),要求 CV≤10%。定期参加省级临检中心组织的 EQA,与参考方法(如化学发光法)比对,确保结果一致性。


(三)人员操作与结果判读规范

标准化培训体系

操作人员需通过理论考核(含试剂原理、SOP 流程)和实操认证(如鼻拭子采集手法),复训周期≤6 个月。建立双人复核制度,对弱阳性结果(T 线颜色较浅)采用其他方法(如核酸检测)确认。

结果判读标准化

明确判定规则:C 线必须显色,T 线显色即判阳性;无效结果需重新检测并记录原因。使用智能判读设备(如带摄像头的分析仪)辅助人工判断,减少主观误差。


2、典型案例与风险规避策略

案例分析

某实验室因未及时更换过期试剂,导致新冠抗原检测出现假阴性。

改进措施

建立试剂效期预警机制(剩余 3 个月时自动提醒)。定期核查储存环境记录(如冰箱温度曲线)。对弱阳性样本强制复检,结合 CT 值综合判断。

风险规避清单

风险类型防控措施参考标准

批间差异

每批次抽样 30 条检测 CV 值

CV≤10%

设备误差

每日校准移液器(误差≤2%)

ISO 8655 标准

环境干扰

安装温湿度记录仪(精度 ±0.5℃)

GB/T 18990-2008

来源: 检验星空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