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倒查近10年!6名医务人员被撤销职称,检验人需警惕

归去来兮 2025-9-11 05:32 PM 19人围观 杂谈

 01

卫健委通报,6名医务人员高级职称被撤销

近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撤销杨某某等6位同志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

《通知》称,根据群众举报,经查实,杨某某等6人存在通过提交不实申报材料获取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等问题。经研究,决定撤销6人的卫生高级职称资格


据《通知》,6人中包括了一名副主任药师、一名主任医师和四名副主任医师,分别就职于南平市妇幼保健院、仙游县大济镇卫生院和建瓯市立医院。


除撤销职称的处罚之外, 6人的违纪违规行为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录期限3年。另外,其中一人涉及雇人代写学术论文,因此还被处以2年内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的处罚。

一、仙游县大济镇卫生院杨某某同志申报参加2023年度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时,所提交的学术论文《奥美沙坦酯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对SBP及DBP指标的改善研究》系雇用他人代写。根据《福建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经研究,决定撤销杨某梅同志副主任药师任职资格,收回职称证书(证号:闽G414—04306)。自本文下发之日起,2年内不得申报参加职称评审;违纪违规行为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录期限3年。


二、南平市妇幼保健院马某某、练某某、梁某某建瓯市立医院曹某某、陈某某等5位同志,申报参加2023年度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时,未按规定标准统计门诊工作量,存在申报材料不实问题。根据《福建省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经研究,决定撤销马某冰同志主任医师任职资格,收回职称证书(证号:闽G714—05971);撤销练某英、梁某创、曹某娟和陈某英四位同志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收回职称证书(证号:闽G714—06017、闽G714—06018、闽G714—06003、闽G714—06005)。自本文下发之日起,违纪违规行为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库,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记录期限3年。


02

国家加强职称评审监管,开启倒查机制

就在去年的7月25日,面对职称评审过程中,各环节多类违规问题频发的这一情况,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并开始执行。

其中对申报人重点监管以下方面:

(一)明知不符合职称申报条件仍故意通过虚假承诺、伪造信息等手段进行申报;

(二)在职称评审中提供虚假材料、论文造假代写、剽窃他人作品或者学术成果,业绩成果不实或者造假等;

(三)在职称申报评审中存在说情打招呼、暗箱操作等不正当行为;

(四)其他违规行为。


申报人在提交职称申报材料时应同时签订个人承诺书,对申报材料真实性等进行承诺,承诺不实的,3年内不得申报评审职称。申报人存在本办法第五条所规定违规行为之一的,记入诚信档案库,记录期限为3年,作为以后申报评审职称的重要参考。申报人通过本办法第五条所规定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经核实即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评审单位予以撤销。

目前全国已有多地在加强对于职称评审的监管,开启倒查机制。其中部分地区的职称倒查,例如甘肃省南州曲县,甚至追溯到了10年前


而此次江苏省卫健委所发布的通知中,被撤销职称的医务人员所获得的主任护师资格,是在2016年所申报评审的,据此次通报时间也相隔了近10年的时间,也不难看出所追溯时间之久。


另外,科技部办公厅在23年也曾印发过《关于开展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的通知》,有多所医学院校及机构发文响应,当时规定的自查清理范围为2018年1月1日以来的论文,区间长达5年


03

多地医务人员职称被撤销,

还有这些问题需警惕

而在宣布加强监管的同时,各地近年来发布的不少关于撤销医务人员职称的通知,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据小龙不完全统计,被撤销职称的医务人员们所涉及的违规原因十分多样,包括了存在伪造材料、弄虚作假行为;工作人员失误;不符合相关年限要求等多种情况:

而上述通知中所涉及的职称撤销理由,也正是我们所需要关注和自省的。


另外,还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一系列的违规行为当中,目前查处最严、范围最广的,当属科研失信行为。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医学科研诚信专项整治工作。


去年年末,陕西、安徽、河南等地有多家医院官网发文称,接省卫健委通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持续深入开展医学科研诚信教育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集中开展科研论文自查自纠工作

而今年1月,海南省卫健委在一则对医务人员科研失信行为的通报中称,自己组织开展2024年度省卫生健康行业科研项目结题评审工作,是因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面向卫生健康系统持续深入开展医学科研诚信专项整治工作。这无疑向我们印证了,此次医学科研诚信专项整治工作是全国性的。


在当前的监管形势之下,一次作假可能影响终身的职称评审,因此有意申报职称评审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职称申报的各项规定,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应对职称评审的挑战。否则就算一时侥幸获得了职称,也有可能在倒查之下原形毕露

来源: 医学检验沙龙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