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什么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NLR作为一种可靠且廉价的炎症相关标志物,是评价患者免疫系统状态的参数,被广泛用于各医学学科。虽然尚未找到精确且独特的cutoff值,但其作为免疫系统稳态标志的作用已得到公认,其随时间变化也是免疫系统紊乱的标志。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机体两种炎症细胞,NLR整合了代表非特异免疫反应的中性粒细胞和代表适应性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的信息,包含两种互补免疫途径,综合反映疾病状态时中性粒细胞和细胞免疫反应(淋巴细胞)之间动态关系,弥补了使用单一指标的不足。 近年来多项研究评估了NLR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各种肿瘤预后因素的潜在价值,且因其经济、简便、时效快和可操作性强,在临床工作中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NLR值的高低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饮食、药物、慢性疾病如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肥胖、精神疾病、实体器官癌、贫血和血压等,即能影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功能、活动、行为和动态变化等的因素。 绿色区域:健康成年的参考标准(NLR1-2)。灰色区域:潜在、亚临床或低度感染/应激(NLR2.3–3.0)、轻度至中度感染(NLR3–7)、中度和重度感染、全身感染、败血症和SIRS(NLR7–11)、严重感染、感染、严重败血症和SIRS、菌血症(NLR11–17)、严重免疫炎症反应以及高强度的应激,例如感染性休克、多发性创伤(NLR17-23)、严重的全身感染和超生理应激,多发性创伤、大手术、晚期癌症(NLR≥23 +). NLR的临床检测意义 (1)NLR与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NLR 被认为是诊断菌血症和脓毒血症的可靠标志物。 在炎症反应中,体内的中性粒细胞数值会升高,淋巴细胞数值降低,继之NLR水平升高,其水平可以有效的反映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有研究表明,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组NLR明显高于生存组,提示NLR对脓毒血症患者的生存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一项荟萃分析表明,较高的 NLR 与脓毒症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平均 HR 1.75),并且非幸存者的 NLR 高于脓毒症幸存者(平均 HR 1.18)。 此外,在一项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ICU) 的脓毒症患者进行的单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中,NLR 值 (9.53 ± 2.31) 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相关,与 CRP和白细胞计数 (WBC) 相比,NLR 具有中等敏感性 (57.8%) 和高特异性 (84%)。 (2)NLR与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其占据全部脑卒中病例数的一半以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有研究发现,重度脑卒中患者NLR明显高于轻度脑卒中患者,提示急性脑卒中患者NLR水平较高可能提示有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参与,中心粒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神经毒性,并破坏细胞外基质和血管。 (3)NLR与肿瘤预后 NLR在肿瘤疾病中研究颇多,是实体瘤预后的有效指标,可用于肿瘤分层,与肿瘤大小、肿瘤分期、转移潜力和淋巴浸润相关。 在癌症相关的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提供血管生成和生长因子的主要来源,这有助于肿瘤恶化;淋巴细胞通过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控制宿主的免疫反应细胞死亡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多项研究证实,NLR 升高(>3)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疗效负相关。例如,一项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低 NLR 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 18.2 个月,而高 NLR 患者仅 8.7 个月(HR = 2.1, p<0.001)。
(4)NLR与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科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NLR有潜力成为COPD的一个标志物。研究表明,NLR与COPD的发生率密切相关,NLR只要上升一个单位,COPD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27%!而且NLR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可以持续10年以上,可以作为一个长期稳定的标志物。 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中,NLR表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肺结核患者的NLR显著低于细菌性肺炎患者,且NLR<7是区分两者的最佳阈值。NLR的诊断能力优于CRP、白细胞计数等其他指标。 疫情期间,有学者发现NLR能够用于鉴别新冠肺炎患者,来自安徽省立医院的医生研究发现,当NLR的参考值为3时,用来诊断新冠肺炎的敏感度达到了100%,特异度为73.1%。 张芙荣等研究指出,NLR、P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可作为发生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较准确评估重症MPP严重程度及预后,在重症MPP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5)NLR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中 NLR 升高的原因与炎症和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内皮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NLR显著升高。 NLR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具有预测价值。张楠等研究提出,NLR与ACS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并且对ACS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NLR与ACS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关,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沙阿等发现,在一般健康人群中,NLR > 4.5 可独立预测长期(14 年)冠心病 (CHD) 相关死亡。 NLR的局限性 NLR具有高敏感性和低特异性,是廉价,简单,快速和易于获得的炎症参数。目前,已被证实对多种肿瘤疾病如胃癌、乳腺癌、肝癌、肺癌预后有重要价值,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地区及各中心由于样本量不同、人群差异、选择偏移等,致NLR缺乏统一的截断值标准,需要进一步多中心、前瞻性和系统性的临床研究。 另外,NLR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背景,单独使用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疾病状态。此外,NLR的读取时间较长,且部分医生对其理解不够深入,可能导致误判。NLR的临床应用仍需结合具体疾病背景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NLR在分析中性粒细胞对炎症反应的启动能力及淋巴细胞对炎症反应调控作用中有着重要作用,全面体现了身体炎症反应状态,动态检测NLR能更准确评价患者的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ZahorecRet al.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DOI:10.4149/BLL_2021_078. 张芙荣,周卫芳,李玉琴,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37(4):260-264. 费明明, 童飞, 陶小根, et al.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疾病分型的诊断价值[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 32(05):554-558. Gao X, Coull B, Lin X, et al. Association of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With Pulmonary Function in a 30-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US Veterans. JAMA Netw Open. 2020;3(7):e2010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