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漫谈血常规中炎症指标

面气灵 2019-3-29 09:49 AM 4980人围观 杂谈

作为“三大常规”之一的血常规,在各级医院都有开展的检验项目,在对炎症和感染的诊断,类型鉴别和疗效监测上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血常规检查结果看起来很繁杂,主要是三大项: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

    一、炎症类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白细胞计数(WBC):一定体积血液中的白细胞总量,它是一组形态、功能和在发育与分化阶段不同的非均质性混合细胞的统称,依据形态、功能和来源而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三类。


白细胞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白细胞病理性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白细胞总数: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儿童(5.0~12.0 )×10^9/L。


 2、中性粒细胞计数(NE):指一升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出生时60-70%,4-6天50%,到4-6岁前30-50%,大于6岁50-70%。


增多: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淋巴细胞计数(LY):指一升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


淋巴细胞百分比:出生时30-40%,4-6天50%,到4-6岁前40-60%,大于6岁30-40%


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


减少:见于多种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

    
4、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指一升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嗜酸性细胞百分比:0.5%~5.0%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5、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指一升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数量;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0%~1%


增多: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6、单核细胞计数(MO):指一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数量;


单核细胞百分比:3%~8%


增多: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二岁以内的儿童可以稍高。


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二、检查结果的分析

1、正常参考区间

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正常与否通常是以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区间(最小值到最大值)描述,检测结果低于最小值或高于最大值都是不正常,一般都在检验结果中反应出来。目前大多数指标都是用95%的可信区间描述


2、正常与不正常的结论是相对的

 所谓正常或者不正常的结论都具有概率性质的判断,如果用95%的可信区间判断,本次检测结果正常,说明这一次检测结果正常的概率是95%,由于各种其它无法预测的原因有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正常,但其概率低于5%,属于小概率事件可以认为不发生;如果本次检测结果不正常,说明这一次的检测结果正常的概率小于5%,属于小概率事件。医学上几乎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正常或者不正常,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在医患诉讼中十分重要。

3、检测结果与疾病

血常规检查最常见的临床基本检查和健康检查项目,它是很多疾病诊断的必要依据,但不能作为疾病的确诊依据。疾病的确诊常常需要病因学诊断、解剖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才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血常规检查结果为疾病的确诊提供了方向。不能认为某项检测指标不正常就是某种疾病。

三、采血时的注意事项

1、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息15min后进行采血,冬季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化疗患者要求在化疗前采集标本,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采血不能与静脉输液同侧臂,以免造成结果不准确。

2、服用某些药物可能明显干扰实验。采血时应询问是否服用过干扰药物(如白细胞计数禁止服用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和抗感染药等;红细胞计数禁止服用的药物有甲氨蝶呤,苯妥英钠等;嗜酸细胞计数禁止服用的药物有肾上腺类固醇,ACTH;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尽可能在避免干扰因素的条件下进行,以便于比较和动态分析。

3、患者某些生理因素,如吸烟,进食,运动和情绪波动等,均可影响血液成分。甚至一天之内,WBC,EO,LY等参数均有一定的波动。

来源: 基层检验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