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一个专用于试验用途的场所,也是科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是我们在科研试验的同时,身边也隐藏着很多的“杀手”,比如异物冲击、溶剂灼伤、中毒等等,今天为大家介绍说明,在实验室,我们大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呢? 实验室安全基本原则 + 1、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安全第一,实验第二! 麻痹大意,不学习安全基本知识、不按实验安全规则操作,是实验工作中最大的敌人。 2、一般性实验室安全工作守则
3、小心对待所有化学品
等等。
4、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推行实验室安全规则,在于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会造成实验室人员的伤亡、设备损毁,甚至使家庭、公司及社会蒙受重大损失。
5、开始工作前应遵守以下5个步骤: 实验室化学品安全常识 + 1、物质安全资料卡简介(MSDS-MaterialSafety Data Sheet)
2、物质安全资料卡内容 实验室安全细则 + 1、电
2、水
3、气体
(1)氧气性质及使用安全
(2)氢气性质及使用安全
4、火
(1)火情处理
5、化学药品使用
6、药品溢泼处理 (1)溶剂
(2)酸和碱
7、试剂
8、试废液处置
9、仪器使用
个人防护 + 1、眼睛及脸部防护 (1)安全防护眼镜:眼睛和脸部是实验室最容易被事故伤害的部位,在使用危险化学试剂、有害光线及加工玻璃制品等操作时,必须佩戴安全眼镜。 (2)当化学物质溅入眼睛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数分钟,然后去医务室进行治疗。 (3)面部防护用具用于保护脸部和喉部,目的是防止实验中可能发生的爆炸及有害气体造成的伤害,一般有口罩、有机玻璃防护面罩或呼吸系统防护用具。如果口罩被污染,立即中止实验操作,尽量屏住吸气,脱去口罩,用浸有70%的消毒乙醇的毛巾、纱布或纸巾擦洗口罩所戴部位至少3 次,再用冲眼器、自来水冲洗口鼻部至少3 分钟。 2、手部防护 (1)为了防止手部受到伤害,需要根据实验选戴不同的手套。当接触化学试剂、边缘尖锐锋利的物体(如碎玻璃、木材、金属碎屑)、过冷或过热的物体时,均须佩戴手套。 (2)手套必须爱护使用,使用前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 (3)防护手套根据材料一般分为以下五种: a.聚乙烯一次性手套(PE),不能用于处理有机溶剂。 b. 医用乳胶手套,可重复使用,耐酸碱、油脂和多种溶剂,但不适用于长时间接触烃类溶剂(如己烷、甲苯)及含氯溶剂(氯仿)。该手套较短,应注意保护手腕、手臂。 c.橡胶手套,适用于较长时间接触化学试剂。 d.帆布和棉手套,用于操作低温或高温物体。 e.纱手套,一般用于接触机械的操作。 3、脚部防护 工作人员不得穿凉鞋、拖鞋以及高跟鞋进行实验,应穿平底、防滑、合成皮或皮质的满口鞋。 4、身体防护 (1)进入实验区域的人员应身着工作服,目的是防止皮肤和衣物受到化学试剂的污染。 (2)经常清洗工作服,当受到严重污染或腐蚀后,必须换下更新并妥善处理。 (3)为了防止工作服上附着的有害物质扩散,工作服不得穿到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公共场所。 实验室应急方案 + 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的事故状况,应准备好相应应急措施。 1、火灾 第一发现人立即就近按下火警按钮报警,然后再向消防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 根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外部援助。 断绝着火现场电源,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 选择合适的灭火剂。 如果火势较大应尽快撤离,由专业消防人员灭火。
2、少量化学品泄漏 在处理泄露前须了解泄漏物的性质, 佩戴好呼吸、眼睛和身体部位的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在事故发生区域内严禁火种。 用容器将泄漏物尽可能回收,残余物采用化学吸收棉吸收干净。 收集的泄漏物不能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中,应该集中后在指定地点处理。 3、化学品伤害 腐蚀性化学品烫、烧伤事故发生后,应迅速解脱伤者被污染衣服,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皮肤15分钟以上,保持创伤面的洁净以待医务人员治疗,或用适合于消除这类化学品的特种溶液仔细洗涤烫、烧伤面。 遇水能发生反应的腐蚀性毒物如,则先用干布或棉花抹去毒物,再用大量水冲洗。 对眼部烫、烧伤后,立即用水洗涤眼睛15分钟以上,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化学药品(气、液、固体)引发的中毒事故发生后,将中毒者从中毒现场转移至通风清洁处,视情况采用人工呼吸、催吐等急救方法帮助中毒者清除体内毒物,等待医务人员治疗。 本文编辑:P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