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当PCR实验室遇到全员核酸筛查

归去来兮 2022-6-10 05:22 PM 1006人围观 技术


作者 | 丁磊,王红英

单位 | 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检验科/苏州市吴江区核酸检测基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并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在人类中迅速传播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1]。SARS-CoV-2属于Sarbecovirus亚属的β-冠状病毒属,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在患者发病一周内即可在咽部检测到脱落的病毒[2]


在突发区域性新冠病毒传播疫情中,大规模人群需要准确、快速和即时的筛查检测,并快速获得检测结果,以便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以减缓疾病传播,因此快速高效的诊断方法尤为重要。


目前SARS-CoV-2的检测方法包括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恒温扩增法、特异性抗体检测、抗原检测、病毒培养等,其中RT-PCR方法检测SARS-CoV-2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病原学诊断方法[3-5]。因此在区域性新冠核酸检测期间,PCR实验室需承担较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运转。


对于首次遇到大规模核酸检测需求的实验室,工作中会遇到或者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出问题。本文将近期实验室遇到的问题及优化解决方案与各位同道一同探讨,以期能为后期遇到类似突发新冠疫情事件提供工作参考。










一、工作前期


Q
预防工作人员私下传播实验室阳性结果?

A: 进入PCR实验室工作的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Q
临时支援同事缺乏生物安全知识?

A: 立即加强生物安全培训,建立考核机制。

Q
仪器设备数量不足?

A: 上报所属地区卫健委紧急采购。

Q
穿脱防护服不规范、依从性差?

A: 实验室安装监控进行监督。










二、工作中期


Q
工作人员过于集中,标本出现“断档”?

A: 优化排班,进行小组轮班,工作人员也可以得到充分休息。

Q
检测结果超出TAT时间?

A: 汇报相关领导,建立送检群,分时段错峰送检。

Q
加急标本不能及时得到检测?

A: 张贴颜色图标,红色表示优先检测。

Q
当日总检测进程不能实时汇总?

A: 使用平板电脑配合对讲机使用。

Q
阳性结果上报医政处时间较长?

A: 对双靶基因阳性结果先汇报后复检。

Q
工作人员接触阳性标本后担心感染?

A: 自我职业暴露评估,同时加强健康监测。

Q
实验室出现阳性结果可能出现污染?

A: 及时对相关仪器设备及环境进行消杀。

Q
发热门诊阳性复检等待时间长?

A: 发热门诊采样由混采改为单采。

Q
内参无结果,不合格标本偏多?

A: 联系对应采样点工作人员加强采样培训。

Q
单靶基因复检增多?

A: 加强实验室环境消杀。

Q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

A: 多执行关机维护,多台设备交替使用。










三、工作后期


Q
工作天数较长后,工作人员思想懈怠?

A: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思想观念,强化安全意识。

Q
工作人员心理障碍?

A: 多沟通交流,寻求工作人员的家庭理解和支持。

Q
工作人员如何解除闭环管理?

A: 全域降低为低风险后分批解除闭环。

  









小  结


SARS-CoV-2是一种新发高致病性冠状病毒病原体,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目前对它的发病机制仍在进一步研究当中[6-7]。同其他病毒一样,SARS-CoV-2基因组也会发生变异,证据表明目前奥密克戎(Omicron)株感染病例已取代德尔塔(Delta)株成为具有更强传播力的主要流行株[8-9]


尽管全球为控制SARS-CoV-2的传播做出了众多努力,但在控制COVID-19感染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包括高传播性变体的出现、对病毒的免疫期短、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提高、缺乏特异性药物、开发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疫苗等等[10]


因此,SARS-CoV-2检测工作已经呈现常态化,为继续做好“外放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各单位PCR实验室应大力提升并具备随时应对突发新冠疫情区域核酸检测的能力。


PCR实验室在科学的管理和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下,通过合理地工作安排,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制度,不断优化改进工作流程,积极发现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整个应对突发新冠疫情的工作安排和检测流程会更加清晰,也为后期科室带教和应对疫情常态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SafiabadiTali SH, LeBlanc JJ,et al.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Severe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COVID-19 Detection.ClinMicrobiol Rev. 2021 May 12;34(3):e00228-20.

[2]HuB, Guo H, Zhou P, etal.Characteristics of SARS-CoV-2 and COVID-19. Nat RevMicrobiol. 2021Mar;19(3):141-154.

[3]WongRSY. COVID-19 testing and diagnosis: A comparison of currentapproaches.Malays J Pathol. 2021 Apr;43(1):3-8. PMID: 33903299.

[4]1:Rahbari R, Moradi N, Abdi M. rRT-PCR for SARS-CoV-2: Analytical considerations.Clin Chim Acta. 2021 May;516:1-7.

[5]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专业委员会,徐英春,胡继红. 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J]. 协和医学杂志,2021,12(1):18-26.

[6]HarrisonAG, Lin T, Wang P. Mechanisms of SARS-CoV-2 Transmission andPathogenesis.Trends Immunol. 2020 Dec;41(12):1100-1115.

[7]LamersMM, Haagmans BL. SARS-CoV-2 pathogenesis[J]. NATURE REVIEWSMICROBIOLOGY,2022 May;20(5):270-284.

[8]ZhangL, Li Q, Liang Z, etal.Thesignificant immune escape of pseudotyped SARS-CoV-2 variantOmicron.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2 Dec;11(1):1-5.

[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通知[EB/OL].(2022-03-14)[2022-03-18].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203/b74ade1ba4494583805a3d2e40093d88.shtml.

[10]Salimi-JedaA, Abbassi S, Mousavizadeh A, et al. SARS-CoV-2: Current trends in emergingvariants,pathogenesis, immune responses, potential therapeutic, andvaccin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t Immunopharmacol. 2021 Dec;101(PtA):108232.


来源: 检验医学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