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钩爪锯牙:警惕我们身边的“吸血鬼”

归去来兮 2021-12-30 04:46 PM 1143人围观 技术


作者 | 孙文瑞

单位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前  言


“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若能得片刻闲暇回归自然、放松心情一定是再美不过的事儿了。然而,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若是不注意饮食卫生,随意喝生水,食入未洗净的食物,便会增加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前不久我们就通过沃文特FA280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发现了一位钩虫感染患者。


案例经过


我院一位老年病科患者例行入院后的粪便常规检查。该患者粪便形状正常,便潜血阴性。然而沃文特FA280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却提示有形成分有异常,细心的检验人员浏览图片后发现了一个虫卵。该虫卵稍呈长椭圆形,单线型卵壳,内部有多个卵细胞裂解为细小的灰色颗粒状。


 图1:沃文特FA280检测虫卵


一般典型的钩虫卵的形态特点为大小约(56~76)μm×(36~40)μm,两端钝圆,卵壳薄如发丝,无色透明,新鲜卵内含2~8个灰色颗粒细胞(卵细胞),以4个最为常见。采集几小时后的粪便标本,虫卵形态常发生改变,内部的卵细胞会裂解为细小灰色颗粒状,形成一个均匀的团块。我们发现的这个虫卵即为放置时间过久的形态不典型的钩虫卵。


为明确诊断,我们使用“虫卵模式”进行复查。在虫卵模式下,仪器会增加显微镜低倍视野的检测个数,有助于提高虫卵阳性检出率。在虫卵检测模式下,我们又发现了多个形态相似的虫卵。根据虫卵的形态特点,我们高度怀疑是钩虫卵。为了进一步确认,我们立即联系患者,得知其长期以来有喝生水及生吃蔬菜的习惯。


此外,我们调取了该患者的病例。男性,66岁,近1年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体重下降10余斤,未行特殊治疗。测量血压125/80mmHg,心率73次/分,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老年病科。病程中患者无发热、无头痛头晕、无咳嗽、咳痰,无胸闷、胸痛,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频、尿痛,无多饮多食多尿,睡眠、饮食尚可,二便如常。患者入院检查如下:


 

图2:血常规报告单


 

图3:生化报告单



 

图4:肠镜


案例分析


土源性寄生虫感染患者多数有吃不洁蔬菜、瓜果、饮生水的习惯。钩虫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以下3点:①经皮肤或黏膜感染;②十二指肠钩虫也可经口感染;③有通过胎盘、母乳、转续宿主感染的可能。在我国北方主要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即符合该患者不洁饮食史导致的经口感染。


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红细胞比容降低,说明患者为轻度贫血状态。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正常。生化检查报告示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降低,说明患者出现早期营养不良的表现。


由于患者所做肠镜检测部位局限在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不包括小肠,而钩虫成虫常寄生在宿主十二指肠及小肠上段,故肠镜未能检测到成虫。由于患者二便正常,无腹痛腹泻、食欲尚可、无头晕,因此考虑该患者是一个早期或轻度的钩虫感染者。


近年来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显著下降。然而依然有人维持固有的饮食习惯不变,如喝生水;有些年轻人喜欢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郊游野炊的休闲时光。诸多因素使得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从未真正远离我们。新鲜排出的钩虫卵内部一般含有2-8个卵细胞,卵壳和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若患者便秘或粪便放置过久,卵细胞可以分裂为多个,称为桑葚期,甚至发育为幼虫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钩虫病呢?野外郊游,田间劳作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1身体不要直接接触泥地或土壤。

2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以防病从口入。

3不喝生水,不生食蔬菜。

4定期进行肠道寄生虫检测,远离钩虫病。


心得体会


仪器法便常规检测除了可以有效保障便常规检测流程的标准化和生物安全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寄生虫卵的阳性检出率。我科便常规从先前的手工法到现在的仪器法阳性率已提高到0.15%。本病例正是通过仪器法检测出早期钩虫感染,才能为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治疗时机。然而准确诊断寄生虫感染除了依靠现代化仪器,更重要的是检验人员对寄生虫卵的识别和鉴别能力的提高,及对临床沟通的重视。并且提醒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常洗手、以防病从口入,不喝生水,不生食蔬菜。


专家点评


本病例使用仪器法检测出粪便中的钩虫卵,同时通过询问患者病史、结合血常规、生化检查的结果进行结果确认。此外,钩虫卵还需与毛圆线虫卵相鉴别,后者在新鲜粪便中可见至少20个小而圆的卵细胞。因此,检验人员在应用自动化检测仪器以提高检验效率的同时,应该具备识别和鉴别寄生虫及虫卵的能力。本病例提醒喜吃生冷蔬菜瓜果的人群,应定期体检粪便常规检查。


点评专家:黄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实验诊断学临床感染免疫、自身免疫与肿瘤免疫及临床免疫学项目的实验室检测、临床应用及相关体外诊断试剂的临床研究。兼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免疫学组委员、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等。





参考文献:

[1]吴忠道.临床寄生虫检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

[2]世界卫生组织.医院化验室基本技术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3]诸欣平.人体寄生虫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END

来源: 检验医学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