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家住西城区的冯阿姨感慨“上午11点采样,晚上9点就收到结果”。1月22日至23日,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分批次对区域内居民、驻区单位工作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截至23日24时,两区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已采样179.9万人次。1月20日至22日,石家庄市进行了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3天完成核酸检测超过1025万人。1月6日至22日,17天内,石家庄连续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超过3000万人次。石家庄医护人员上门,对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核酸检测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可以帮助疾控部门尽快、尽早地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有效阻断疫情传播蔓延。核酸检测提速,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更好地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近日,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春节返乡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证明。同时,部分地区根据疫情防控需求,要求离开本地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大规模核酸采样,数据录入工作量巨大,如何保证准确快速?自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起,石家庄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扫描居民身份证,准确快速地录入居民身份信息,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北京东城区、西城区全员核酸检测中,居民只需要通过“北京健康宝”就能线上预约核酸检测,现场出示预约二维码,工作人员扫码即可完成信息登记。没有“健康宝”的老年人也可以在现场刷身份证进行登记。将采集自多人的拭子样本集合于1个采集管中进行核酸检测,一组发现阳性,再进行逐个检测。混采检测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检测效率,非常适用于低风险区。河北在高风险地区采用1∶1方式采样检测,其他地区采用1∶5或1∶10混采的方法,对于混检中发现阳性结果,立即采用单检方式进行针对性复检。1月8日,石家庄建成“火眼”实验室,每日检测样本100万份。火眼实验室实现样本分装、核酸提取、PCR体系配置实验流程无缝衔接,实时管理监控核酸检测,全过程实现仪器互联,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全程可跟踪追溯。当医护人员把棉签伸进我们的鼻腔或咽喉深处,擦拭3-5次,再将拭子放进采样管,采样就结束了。群众们看见的参与的只有采样过程,后面的步骤还有许多。被装入密封袋的样本管不仅要在严格的存储和运输条件下进行送检,进入实验室后还要经过纯化提取、机器检测等步骤……转眼间2021年已经到来,距离去年武汉因新冠肺炎疫情暂时关闭离汉通道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春节临近,国内部分地方仍有局部疫情的暴发及地方零星散发的病例,黑龙江、河北及北京等地的疫情仍然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尽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我们仍胜利在望。疫情来临前,检验人在幕后默默提供着医疗辅助服务的“白大褂”;当疫情如潮水般一浪又一浪地冲击而来,检验人因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职责,而成为了广筛病例的“先锋队”。作为距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人,这一年,我们检验人的模样更多的出现在大众的眼前,为这场抗疫持续战贡献出属于我们检验人的力量。 
 面对疫情,检验人身着白衣,心有锦缎,脚踏实地,迎难而上,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面对疫情,所有的医务人员不畏生死,逆向而行,勇敢冲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一颗救世之心,一腔赤子热情,一身高超医术,一片赤胆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