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7大检验科潜在危险,请正视检验医生的工作吧

归去来兮 2020-8-31 02:16 PM 2236人围观 杂谈


检验科实验室属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如果说放射科的放射风险已众所周知,那么,检验科里的危险却如暗涛汹涌;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须知危险无处不在,谁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这些潜在的危害,不了解工作中的潜在危险,就是对自身的健康与安全不负责任。我们就归纳总结一下这些潜在的危险,数一数我们受过哪些伤害?


一、危险的空气:气溶胶


说到气溶胶,我们都不陌生。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介质中粒径0.001μm~100μm的固体、液体、微小粒子形成的胶溶状态分散体系。


在采血过程中、使用注射器、离心、拔帽、加样、全自动仪器设备工作等过程中均可产生气溶胶,由于许多患者及其标本含有病原微生物,在产生大量气溶胶并扩散到空气中时,可污染实验室的空气;这些包含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粒子可能会被操作者吸入、或粘附在裸露的皮肤衣物上、或粘附于随处乱放的手机等物品上、或飞入水杯中等等;在许多的实验室并未完全按照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进行合理的三区分离,因此,这种污染空气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二、危险的利器:针刺伤


在检验科工作,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受伤、皮肤黏膜有破损(主要是手部受伤),一旦出现这样的糟糕情况,也就意味着感染的风险大大的增加了。


长期的采血给患者扎针,因为患者不配合或偶然的操作失误等情况,许多人都有误扎自己的经历;除了采血针可造成操作者受伤以外,玻璃采血管、微量采血管、移液管、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试剂瓶等玻璃器皿破碎时也会产生锐利的切面,可能会造成操作者的损伤。特别是污染的锐器扎伤皮肤,感染的风险与造成的心理压力特别大。


举个例子,某同事在加样拔掉采血管帽时,管帽下面突然碎裂,于是就扎到自己的手指了;可能该采血管在送检前被摔过一次,再经过离心过程以后基本碎裂了,这样的情况防不胜防;塑料采血管的出现可能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但是,仍存在许多锐器伤的风险需要大家格外小心。


三、机械性伤害 


机械性伤害主要是指在工作中被针头、玻璃制品(试管)、医疗仪器设备(自动生化仪加样针)、医疗废弃物及其他高硬度物品刺伤,导致皮肤破损的意外事件。由于上述物品大都存在实验室分区中的污染区, 具有潜在的病原微生物感染风险, 是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职业危险因素之一。


四、实验室工作噪声 


目前已经认为噪声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害之一,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医院检验科的日常工作当中, 实验室工作噪声对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影响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上午8 ∶30 -11 ∶30 通常是检验科日常工作最集中的时间, 噪声来源一方面主要是操作中, 工作人员取放物品、使用各种振荡器、高速离心机以及自动生化仪等大型设备产生的刺激性较强的工作噪声;例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纯水机供水的高压泵工作时产生的噪声>70 dB , 而我国对医院的环境噪声标准为35 dB , 极限值为45 dB ,长期噪声可影响精神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五、实验室电磁辐射 


现代医学的发展, 不仅仅是医学本身的发展, 更主要的推动力来源于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向医学领域的渗透。检验医学本身的高速发展就是很好的一个证明, 其中以自动化生化仪为代表的高新装备大量进入检验科, 这些装备在医疗、教育和科研工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装备就像“双刃刀” , 其电磁波辐射所带来的健康隐患不容忽视[ 3] 。虽然目前对家电、通讯等设备的电磁辐射已经逐步意识到其危害, 但是对医院检验科实验室工作设备对检验科工作人员的电磁辐射危

害仍被忽视。


六、化学性危险因素


 检验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最频繁接触的就是各种化学试剂。从每天工作台清洁准备工作开始, 就接触各种消毒灭菌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 ;在工作过程中接触的就更多, 如血球计数仪使用的溶血剂内有氰化钾成分;显微镜的油镜头使用后需用二甲苯进行擦拭;玻璃器皿清洗液内含浓硫酸和强氧化剂重铬酸钾等;在生化、免疫等工作中所需要的化学试剂更是种类繁多。这些试剂中不少含有强腐蚀性或挥发性的有害成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是检验科工作环境空气中一类重要的化学污染物。由于在实验室空气中长期存在, 形成的气溶胶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视觉系统、神经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生物性危险因素


 医院实际上是个传染源密集的高风险工作场所 , 尤其是检验科实验室工作污染区。检验科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大量带有感染性的临床标本环境中, 不仅极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甚至还可能成为医源性感染扩散的源头。生物性危险因素主要来自各种标本中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检验科工作人员获得性感染的途径主要由吸入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引起感染, 在离心、开盖、混合、溢出或溅洒以及等过程中容易发生;其次是经口途径, 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液体溅洒入口, 在实验室吃东西、吸烟等;还有意外接种如被污染的硬物划伤处理不当以及动物或昆虫抓伤或咬伤。由于含有病原体的液体溅洒到皮肤或黏膜上, 或经手到脸的习惯动作造成传染, 也是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之一。


来源: 医学界检验频道、检验视界网、《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