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全面了解疟原虫检验!

班木芙兰 2020-4-25 11:09 AM 1346人围观 资讯


来源:检验星空、MR医学仪器与试剂

在中国的史书上,对于疟疾多有记载,汉武帝讨伐闽越时期,“瘴疠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之二三”,清乾隆期间数度进击缅甸都因疟疾而频频受挫,有时竟会“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七八”足以证实其为最为流行而又凶险的疾病之一,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改变了人类历史的演进方向。


2011年9月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教授及其团队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此举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生命。同年,屠呦呦教授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全球抗疟做出重大贡献。那么作为检验工作者,我们来了解下所谓疟疾,如何精准识别吧!



疟原虫种类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四种,即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除三日疟原虫偶然寄生于非洲猿类外,其它三种人体疟原虫均为专性寄生于人体。此外,有些猴和猩猩疟原虫也可能偶尔寄生于人体,如食蟹猴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巴士虫、诺氏疟原虫、豚尾猴疟原虫、巴西疟原虫、艾氏疟原虫、许氏疟原虫和吼猴疟原虫等九种,其中豚尾猴疟原虫、巴西疟原虫和许氏疟原虫可在实验条件下感染人类,其余偶有感染报道。


疟原虫生活史



1

红细胞内发育

血液中的疟原虫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经过数代裂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发育成雌配子体或者雄配子体。


2

蚊体内发育

当雌按蚊吸食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的血液后,疟原虫随血液进入按蚊体内,只有配子体不能被蚊子消化,并发育成雌雄配子。其在蚊子体内受精,形成合子,在发育成合子后,穿过蚊胃壁,形成卵囊,囊内形成许多子孢子,子孢子通过蚊子的血腔进入唾腺,当这种按蚊再次叮咬人体,子孢子同唾液进入人体,重复在体内繁殖。


3

肝细胞内发育

按蚊叮咬人体后,子孢子随血液入侵肝细胞,子孢子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为裂殖体。裂殖体不断增值成裂殖子,后裂殖体破裂,裂殖子散出,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另一部分进入红细胞内进行红细胞内的发育繁殖。


疟原虫的检验技术



疟原虫目前实验室检验方法学主要分为三类:①以镜检为基础,②以免疫学为基础,③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


镜检技术是疟原虫镜检的金标准,随着我国疟疾的减少,越来越多的检验人员对于疟原虫形态学检验技术已经是日趋生疏,下面简要介绍四种疟原虫的形态特征及鉴别。



四种疟原虫鉴别要点



鉴别点

恶性疟

间日疟

三日疟

卵形疟

被寄生RBC

变化

大小

正常或略小

大1.5-2倍

正常或略小

正常或涨大

形状


除环状体,其余期均涨大


多数卵圆形,边缘不整齐

颜色

正常或稍紫

褪色,滋养体期出现鲜红色

正常

褪色

斑点

可见3-5个紫红色粗大茂氏点

薛氏点鲜红,细小数多

偶见纤细的齐氏点,淡蓝紫色

薛氏点粗大且多,薛氏点出现较早



环状体

大小

约为红细胞直径1/6-1/5,环纤细

约为红细胞直径的1/3,环较粗大

约为红细胞直径的1/3,环较粗

约为红细胞直径的1/3

1-2个

1个,呈红色,偶有2个

1个

1个

胞质

纤细

较薄,淡蓝色

较粗厚,深蓝色

较粗厚

色素

偶见细小褐色颗粒

RBC

RBC多重感染较常见,一般RBC内可见2个以上原虫,虫体位于边缘

RBC多重感染不多见,一般RBC内含1个原虫,偶有两个,被寄生RBC无变化

红细胞的多重感染很少见,一般红细胞内很少见2个原虫

似三日疟原虫

图 像







大滋养体

大小

中等大小,一般不出现在外周血,主要集中在内脏毛细血管

较大

体小

体较三日疟原虫大

形状

很少呈阿米巴圆形,空泡不显著

阿米巴样,空泡明显,胞质增多,形状不规则,伪足伸出

袋状非阿米巴样,空泡小或无 可呈大环状

圆形,空泡不显著

1个或2个

邀请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