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初入检验这行,那些年遇过的“坑”!

面气灵 2020-1-3 03:54 PM 965人围观 杂谈



初入检验这行,虽说已有实习一年打下的底子,但毕竟是领了证独立值班,脱离了老师前辈们的庇护,每一步都要走得特别小心。倘若没有一双“火眼金睛”,很容易就掉“坑”里。


我这里所讲的“坑”,并非是什么疑难杂症,而是高手看了会绕道走,新手看了会直发愁的一些奇怪的检测结果。检验的第一步是什么?接收标本。这就涉及到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标本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但是采血不在检验科,你永远无法知道那管正儿八经的血究竟经历了什么。以下分享我那些年遇过的“坑”,希望能帮助新手绕“坑”而走。


输液端采血


输液端采血是最常见的标本采集不合格原因之一。由于病人入院很多需要输液治疗,这就存在同侧采血的隐患。而判断是否同侧采血也很简单,特别是生化检查更容易发现问题。首先生化标本需要离心,如果离心后的标本血清比例大大高于血细胞(正常血细胞体积约占全血体积的45%),你就要多留个心眼。如果检测的结果大部分都低于参考值,特别是电解质项目,此时你就应该联系临床,询问病人是否有输液。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你无需再进一步追问他是否在输液端抽血,因为得到的回答肯定是“NO”,很少有人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此刻聪明的你一定知道让临床重新抽血复查。


如果病人没有做生化检查,只抽了血常规怎么办呢?此时主要看红细胞项目。有次遇到一个病人,男,27岁,RBC,HGB,HCT非常低,这跟我印象中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很不相符,立刻打电话询问临床,得知病人没有失血或贫血,但是输了液。结果可想而知,重抽复查,检测结果较前一次呈比例上升。



血液被污染


血液标本采集的顺序很有讲究,如果采血顺序错乱,就有可能造成血液污染,导致检验结果的异常。最常出现问题的是红头管和紫头管。一般来讲,我们是先抽红头管,再抽紫头管。这是因为红头管是干燥管,里面没有任何添加剂;紫头管是抗凝管,里面添加了EDTA-K2抗凝剂。如果先抽了紫头管,就极有可能会将EDTA-K2抗凝血带入红头管中,造成血液被污染。据研究发现,在500uL全血中混有2uLEDTA-K2抗凝血时就会影响到钾、钙、镁的检测结果。[1]


所以,当你在检测中发现钾很高,而钙很低的情况,就要警惕是不是EDTA-K2中的K+引起血钾假性增高,EDTA2-螯合Ca2+导致血钙假性减低。此时联系临床询问病人是否有高血钾的表现。如果没有,建议他重抽复查。



抗凝血标本有微小凝块


抗凝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如果采血不畅或者不注意及时混匀,就容易出现凝块。如果是凝块肉眼可见,标本直接拒收。怕就怕肉眼看不见,竹签撩不到的微小凝块。当你发现血小板无故降低时,一定要推片镜检复核,一是排除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二是检查标本是否合格。目前最常用的复核方法是,染色后血涂片在油镜下计数多个视野的血小板数取平均值,再乘以15x109/L。如果镜下计数和仪器基本相符,与临床联系后结果可发;如果镜检发现血小板有三五个集聚,且计数和仪器很不相符,可能存在微小凝块,建议临床重抽复查。


血气分析误抽静脉血


据我了解到,临床上动脉采血较静脉采血难度大,且给病人带来的痛感更强。但为了准确判断病人的呼吸功能以及酸碱平衡情况,我们又必须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然而血气分析误抽静脉血的情况时有发生。当你发现血液颜色暗红,血氧饱和度低,一定要提高警惕。正常情况下,动脉血含氧量高,颜色鲜红,血氧饱和度达95%以上。当然要排除一些特殊情况,如肺部通气障碍引起的组织缺氧等。在你不清楚病人病情的条件下,及时联系临床医生,将你的怀疑告诉他,因为医生对采血的过程也不知情,但他会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重新采血复查。


我们一直强调质量控制,但似乎我们的注意力更多是放在实验室内,关注仪器是否良好,质控是否在控,人员配备是否精良等等。其实,我们更应该走出实验室,关注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假如一个标本本身就不合格,那么即使你有再高端的仪器,再精良的队伍,都不可能做出准确的结果。


未来在检验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坑”,但只要你本着对每一份报告的责任心,保持清醒的头脑,明亮的眼睛,就不容易掉“坑”里。最后悄悄告诉大家一条工作秘籍:有困难,找临床。


【参考文献】

[1]孔丽蕊.影响检验结果客观因素的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9):870-871.


原作者: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廖芳 来源: 检验视界网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