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腺病毒的致病机理

面气灵 2019-11-13 04:23 PM 1878人围观 医学


致病性


腺病毒所致疾病的特点,根据感染过程的不同而不同。腺病毒经呼吸道感染,先从眼鼻咽黏膜侵入上皮细胞,繁殖3~5d后引发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并可蔓延至附近组织,引起自上而下的呼吸道炎症,5~10d后发展为肺炎。病毒可经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而引起全身病变,常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等重要脏器,出现各系统的严重症状。


(1)腺病毒对呼吸系统的致病作用: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咽结合膜热;(2)腺病毒对眼部的致病作用:腺病毒致轻型眼部感染是呼吸道感染和咽喉炎的并发症;(3)腺病毒对消化系统的致病作用:前Ad40型和41型可引起婴幼儿及年少(4岁以下)儿童的胃肠炎,致腹痛、腹泻,C组腺病毒能引起某些婴幼儿肠套叠;(4)腺病毒对其他系统的致病作用。


感染过程


1、腺病毒的感染过程

腺病毒具有线性双链DNA基因组,它能在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复制。腺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涉及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2、腺病毒的感染类型

腺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至少能引起三种感染:(1)慢性、潜伏性感染;(2)溶解性感染;(3)肿瘤样变异。


病理改变


1、腺病毒肺炎的病理改变

腺病毒经呼吸道感染,先从眼鼻咽黏膜侵入上皮细胞,引发呼吸道急性炎症,并可蔓延至附近组织,引起自上而下的呼吸道炎症,进而发展为肺炎。病灶性或融合性坏死性肺浸润和支气管炎及肺间质炎为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

2、腺病毒性肠炎病理改变

肠腺病毒主要感染空肠和回肠。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变小、变短,细胞变性、溶解,肠固有层有单核细胞浸润,导致小肠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渗透压性腹泻。

3、腺病毒性角结膜炎病理改变

腺病毒性角结膜炎是一种重要的病毒性结膜炎,主要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常伴有角膜病变,传染性强,可散在或流行性发病。其主要表现为两大类型,即流行性角结膜炎和咽结膜热。

4、腺病毒皮肤病的病理改变

腺病毒偶尔亦可伴发各种皮损,如麻疹、风疹、蔷薇疹、猩红热样或多形红斑样发疹、水疱或大疱,甚至坏死性血管炎等。皮疹多在发热时或退热时出现,多见于面、颈、躯干,有时可发生于四肢。


腺病毒的免疫


1、免疫损害

在病毒感染中,病毒的衣壳抗原均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抗病毒免疫和免疫病理,后者常导致组织损伤。其中包括:(1)体液免疫病理作用:当受感染的细胞表面存在病毒抗原时,可与体液中相应的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Ⅱ型超敏反应,引发组织细胞损伤;(2)细胞免疫病理作用:抗病毒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细胞免疫在发挥其抗病毒感染的同时,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等也对宿主细胞产生损伤,引起类似于胞内菌感染的Ⅳ型超敏反应;(3)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直接杀伤免疫活性细胞,引起免疫抑制,引发自身免疫病。

2、免疫保护

(1)腺病毒免疫过程
机体对腺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通过分泌抗体保护气管、肺部等组织器官,而细胞免疫反应则直接作用于病毒内部蛋白,终止感染,在对抗腺病毒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2)参与腺病毒免疫的细胞因子
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IL-17A。急性呼吸道腺病毒感染时,会引起血清中IL-2、IL-4、IL-6、IL-10、TNF、IFN-γ及IL-17A细胞因子水平紊乱。腺病毒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会引起若干种细胞因子协同作用,构成炎性细胞网络效应,参与免疫病理过程。


来源: 临床实验室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