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检验科质量提升-由人机料法环谈起

面气灵 2019-9-24 10:44 AM 4437人围观 杂谈



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即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



如果把检验报告从检测-发放比作生产过程的话,同样可以拆解成类似的五个元素,即人员(培训、考核)、机器(性能评估、实验中质量管理)、原料(实验前质量控制)、方法(检验方法适宜性选择)、环境(样本转运、试剂管理、冷链控制)。


01
人员

人员培训体系的建立,轮岗&新进人员岗前、轮转技能培训考核体系的建立,组员个人定向培养(个人意愿&科室发展结合),人员实践能力持续提升(报告单临床解读能力为重中之重)。


02
机器

现有设备的更新与替换,设备性能验证报告的延续性及完整性不仅是纸面上的计划,更不单单是厂商的年终维护计划,应有专人专职的参与,对设备性能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双平台项目的性能比对更是需要改进与持续关注的要点之一。


03
原料

实验前标本状态评估,一直是困扰检验前误差产生的瓶颈,解决之道,一方面依托于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二更应该走出实验室,甚至走到医生旁边、一线的标本采集护理人员身旁,检验人员除要熟悉采集标本的适宜性(时间/空间/患者自身状态)等规程及指南外,更应结合本单位,和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逐步提升与改善。《检验项目应用指南》不仅应是所检项目的一个简单陈列,更应成为医护人员的一本口袋书,一本非专业人士易于阅读的科普佳作。


04
方法

适宜性检测方法的选择,无疑要结合自身实验室的发展情况和专业优势,加以放大,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实验诊断是检验科自身发展的基石,特色项目的推动及完善,是科室走向兄弟科室、走出医院的强大保证,没有完善的项目设置,分层合理的实验项目架构,质量控制、服务品质、科室发展无疑是水中望月,空中楼阁一般。


05
环境

内部环境是氛围,外部环境促成长,更多层面依托于医院发展及定位,作为长久以来的二线科室,怎么样在主流临床科室层面获得话语权、建议权、甚至决定权,这是集合整个科室、人力、物力的整体提升后的自然结果。


没有强大的科室

就没有优秀的个人

没有敢于挑战的个人

也没有科室奋进的明天!

来源: 检验医学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