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血糖就一定正常吗?

面气灵 2019-6-24 06:31 PM 7794人围观 杂谈


病例

朱女士,66岁,确诊2型糖尿病4年,因反复心慌、头晕前来就诊。


检查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5.9%;住院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频繁报警。患者一天中有13小时血糖低于4.4mmol/l,其中7小时低于3.9mmol/l,9小时血糖高于10.0mmol/l,高点一般出现在餐后时段。


患者平素重视饮食控制,不贪嘴、较少吃甜食,生活规律,坚持胰岛素注射。每3个月去医院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未曾超过7.0%。但患者在家从未做过自我血糖监测,常根据症状自行增减胰岛素剂量。


处理


根据动态血糖监测结果为患者调整了胰岛素注射剂量,并教其正确的血糖自测方法,为其制订了血糖自测时间表。1周后,患者血糖较为平稳,无低血糖出现,并表示回家后会定期自测血糖,遂出院。

 

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


这位朱女士表示:听医生和病友都说,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就是正常,她每次复查,这一指标从未超过7%,为什么血糖还总“坐过山车”?用糖化血红蛋白判断血糖控制情况好坏,是错误的吗?


“糖化正常,血糖就正常”,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糖化血红蛋白是临床上判断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需要结合空腹、(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形成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多少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接触时间,


糖化正常,不代表血糖没问题!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5.6%,其控制范围应因人而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2018年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并指出,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预期寿命、并发症或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制订调控目标,高龄者应适当放宽控制目标。


不应忽略的是: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不受某天血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影响,即使在一天当中患者血糖忽高忽低,一段时间平均下来的糖化血红蛋白却可能正常。因而,像朱女士这样糖化血红蛋白看似“达标”,但血糖波动大,实际控制不达标的糖尿病患者大有人在。


有些临床大夫认识也存在误区,以为糖化正常就没事儿,没有向病人强调定期监测血糖的必要性,结果很多患者未能及时根据血糖情况进行降糖治疗方案调整,因血糖大幅波动而造成各种严重并发症。


此外,还有一些干扰因素会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1、血红蛋白的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发生结合的产物,因此血红蛋白的数量或质量一旦发生变化,都会影响糖化血红蛋白值。如缺铁性贫血的糖尿病患者,检测时就会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升高。


任何能缩短红细胞寿命或减少红细胞在高糖环境中暴露时间、增加红细胞周转的因素均可以造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如急性或慢性失血、脾脏肿大等。通常,慢性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呈假性降低,这与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慢性贫血有关。然而,临床上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病,会进一步影响糖化血红蛋白


2、药物


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抑制GHb糖基化,导致测量值偏低;大剂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利巴韦林和水杨酸盐,也可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3、检测环境


实验室温度、试剂的离子强度、pH可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4、海拔


调查显示,处于高海拔地区人群糖化血红蛋白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高更明显,并不能真实反映平均血糖水平。


5、妊娠


妊娠期女性血容量增加、血色素降低,因此糖化血红蛋白也比普通女性低。这种情况直到妊娠20~24周时才会停止,在妊娠9个月时又会慢慢升高。


6、其他疾病


高胆红素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都会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慢性肝病会干扰红细胞的生成,从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睾酮可刺激产生红细胞,性腺功能低下的男性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也偏低。

 

不少患者存在一定的误区,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误区一  数值越接近正常越好


不少患者认为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越好,这种认识是不完善的。糖尿病治疗强调个体化原则,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也是因人而异的,有时候病情严重者一味追求低的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反而得不偿失。


误区二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监测一个就够了

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血糖监测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两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是各有优缺点的。与随机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不受一时偶然因素的影响,与采血时是否空腹无关,因而稳定性更好。而血糖能反映即时情况,尤其通过多点血糖监测(血糖谱)可反映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及控制情况。


误区三  糖化血红蛋白很稳定,总能反映真实情况

一般情况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有时两者变化不一致。比如,暴发性1型糖尿病,这时糖化血红蛋白就可能赶不上急性血糖变化的速度,因此不能反映真实的平均血糖水平。还有酗酒、缺铁性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妊娠妇女血容量增加,血色素降低,以及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慢性肾衰、血红蛋白病等,测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都较低。



误区四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需要空腹

糖化血红蛋白不受进餐的影响,检测时可以任意时间采血,不需要空腹。但是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不可靠,应采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情况。



误区五  糖尿病患者需要不定期经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监控的“金标准”,但没有必要频繁地进行该指标的检测。初诊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血糖控制平稳并达标的患者每年测定2~3次糖化血红蛋白即可;对于治疗方案改变或血糖控制没能达标的患者,最好每季度测定1次糖化血红蛋白。

当然仅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血糖也不一定就控制好了,日常监测血糖非常重要。只有空腹(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达标,才能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真正达标了。


来源: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我有话说......